警惕教师的“双面性格”

发布日期 : 2015-07-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白庄小学   张洪波

 

近日读了一幅“童心绘师”:我的小学老师是个“双面”老师,有人听课的时候,他像天使,作业很少,习题简单,人人都是100分;而在平时,则恰恰相反,人人都是“零鸭蛋”……

童言无忌,读罢令人忍俊不禁。而掩卷沉思,这不是个案,类似现象在许多学校都存在:有人听课时,教师对自己的课要“精心梳妆”,生怕出了纰漏让人贻笑大方,其间常听到“太棒了”“真不错”之类的赞语;而平常的课就会大相径庭、自以为是,“太笨了”的评价语成了家常便饭,见怪不怪。

细细思忖,同一教师的表现前后判若两人,常被称为“双面性格”。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教师在公开场合想使出浑身解数将好的一面呈现给别人,而把不好的一面隐藏起来,不是为了自我反观,而是为了自我维护,不让“我的自我”接近同事或学生,以避免负面评价。而一旦独处,便无所顾忌,在行为上判若两人。二是认为教学是自己专业分内之事,无需他人来指手画脚,他们会因同行介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而感到畏惧、烦躁和不安,于是宁可拒绝同事的帮助来维护残缺的自我。三是出于功利性考虑,诸如考核加分、评优树先、职称晋升等而将真实的自我掩盖起来。

殊不知,这种分裂的自我会使自己陷于虚伪,更为严重的是会直接伤害到孩子的身心成长。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有的孩子在学校扫地、擦桌凳,做起事来非常勤快能干,是老师公认的好学生。可是回到家中却懒得出奇,什么事都要父母做。有的孩子在作文中什么道理都懂,可一旦到了社会上就什么道理也不讲。这令许多家长和老师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孩子在不同环境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双面性格”,是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和教育的不一致性使然,其中,教师的“双面性格”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不可小觑。

孩子的“双面性格”显然加大了教育的难度,使教师、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出现偏差,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作为教师、家长,应力求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做个表率。同时,使孩子在稳定的教育环境中保持行为的一贯性和情绪的稳定性。尤其是作为教师,更应铭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既要做知识的传播者,也要做灵魂的塑造者,避免“双面性格”的形成,尤其是要避免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努力使孩子在真实、积极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山东教育》20156月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