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工程”应是互相欣赏的成长舞台

发布日期 : 2022-03-18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贾宪章


“青蓝工程”作为各级各类学校一直坚持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旨在发挥校园里一些“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熟。毋庸置疑,“青蓝工程”应是互相欣赏的成长舞台。可在具体实践中,要么止步于“师徒结对仪式”,热闹的掌声过后难见“彼此欣赏情节”;要么局限于“强制拼凑的师徒”,“教不痛快、学不自在”又何谈“彼此欣赏互动”;要么演变成“师傅的蓝色独唱”,“青色个性无从立足”又何来“彼此欣赏过程”……只有教师之间互相欣赏,才能轻易点燃彼此携手的热情,才能轻松滋生彼此感染的效果,才能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成长状态中实现教学相长的美好初衷。

精致每一个“规范细节”彼此欣赏指数,让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明确感受到“参与时的价值”,神往式的抱团成长自然让“青蓝工程”花团锦簇。为切实保证青蓝工程的互相欣赏效果,必须实时跟踪师徒结对的每一个实践细节,精细到师徒不同时间段的任务和职责、精致到师徒每周同步开展教学实践的次数和时间、教学反思的篇幅和次数;覆盖到各级业务比赛、实验课题、班级文化建设等具体结对活动中双方的表现要求;扩展到对家访实践、师生思想沟通、班会的选题等不同领域实践的探讨状况。“规范细节”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负责,让“师徒双方”清晰感受到其中的关爱和尊重。为切实在青蓝工程中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自身价值,必须定期监测并规范他们的实际表现,经常提醒师徒双方在不同时间段里已经取得的每一项成绩,让他们随时了解前面的目标和后面的追兵,时刻清楚自身任务的完成状况;经常开展专项督查行动,杜绝不正之风和不良倾向的滋生,引导师徒双方面对面开展反思活动,及时审视自身存在问题;经常搭建诸如“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师徒同聊一本书”“主题教研活动”等检测载体,不断深化结对实践,掌握抱团成长状况。只有不断为教师间互相欣赏创设平台,才能为青蓝工程不断注入动力,抱团成长的姿态才会美不胜收。

提高每一种“激励方式”彼此欣赏效果,让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清晰体验到“认可时的愉悦”,向往式的教学相长自然让“青蓝工程”落英缤纷。多一些激励视角,让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收获被欣赏的快乐。每位教师都有自身的素质短板,都有自己成长的空间,青蓝工程的帮扶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年轻教师,而应覆盖到每一位教师。把“认师”的主动权交给教师,不看年龄,只看需要,让他们可以在结对实践中切实汲取到自己最需要的“成长养分”,不断完善和优化“完美师徒”评选机制,让师徒结对成为教师们的“向往之旅”。多一些竞争视角让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拥有被欣赏的舞台。根据帮扶对象成长需要,让班级管理、课题实验、心理咨询等各方面素养都可以纳入帮扶框架,走出同学科、同级部结对的束缚,让青蓝工程衔接各种育人实践。但结对实践中师傅的确定必须通过竞争上岗,师傅的专业素养必须在实际考核中经得起考验,是不同领域中的中坚力量、骨干群体,确实可以在具体业务上给予同事以指导,帮助其尽快迈入正确的育人实践轨道,并可以在帮扶实践中主动丰盈和提升自己,激励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因为教学相长而乐在其中。

提升每一个“呵护动作”彼此欣赏系数,让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尽情品味到“互助时的美好”,醉心式的携手发展自然让“青蓝工程”绚丽多姿。擦亮结对实践在考核过程中的“加分项目”,将学校对青蓝工程的呵护关注切实融入日常育人环节,特别是让携手发展成效突出的师徒清晰感受到被关注、被欣赏的分量。擦亮结对双方在日常实践中的“偏爱项目”,站在“结对师徒”成长需要的角度去创设呵护情境、搭建支持平台,需要开阔视野,就相机安排他们多参与有助于双方成长的学习考察、交流研讨;需要树立自信,就鼓励他们去参加各类业务比赛、课堂教学展示;需要解惑指导,就及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他们与专家面对面……让更多有实力或者有潜力的教师群体发现并沉醉“被欣赏的美好”。

“青蓝工程”只有成为互相欣赏的成长舞台,才会唤醒广大教师的“伙伴精神”“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才会让各种形式的“抱团成长”自然融入到校园每一个育人环节,才会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切实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常态,才会引导教师们尽情绽放自我、尽快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