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使人敬畏

发布日期 : 2015-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邹平县教育局   布汝奎

 

4岁入选申奥形象大使,是年开始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有人可能猜出他是谁了。对,就是李某某,以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其母给他未来定的标准,一度是“一定要当大人物”。这恐怕也是当下很多父母给孩子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考试第几名、钢琴多少级、比赛拿啥奖等各种学习和技能指标,是家长们区分“好孩子”和“坏孩子”的标准,至于孩子的道德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怎么样,则显得无足轻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家长与孩子谈话的主题,高达93.4%是孩子的“学习”,73%是“学校的事情”。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家长把“家庭教育”理解为“家庭学习”,把围绕着学校教育抓孩子的学习,放在了家庭教育和父母职责的首位。这导致一些学生看上去学了很多知识,对好坏对错却明显缺乏分辨能力。林森浩的父母是成功的,他们培养了一名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他们更是失败的,因为他们收获了一个投毒犯。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泛功利主义消解了对教育的敬畏,养成了孩子“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无所畏惧。

教育应该使人敬畏。何谓使人敬畏?“敬”解决的是向哪些方面努力、奋斗的问题,是目标和方向;“畏”解决的是哪些方面不能涉足、违背的问题,是原则和底线。古人说,人须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畏天”就是要顺应天道与自然;“畏地”就是心怀感恩,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和世间万物;“畏己”就是要敬畏自己的生命,千万不要去作践和糟蹋它。一些成绩优异、才艺俱佳的青年学生,却因为种种小事走上了犯罪道路。不懂敬畏,漠视规矩,践踏底线,莫说成才、成大人物,最后恐怕连好好做人的机会都会失去。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不能只盯着考试成绩、个人特长。让孩子从小了解规则、记住规则并按规则行事,有时候看起来是一种限制,实际上是一种更为积极和重要的保护。有了敬畏之心,才能保证人生有努力的方向,有坚守的底线,在人生的很多十字路口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浑浑噩噩、迷失方向,甚至践踏法律、危害社会。

敬畏缘于对教育崇高和神圣的认同。对于被教育者而言,教育能使其成为真正的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逐步明白天地人之道,从中找到人之为人的各种尊严。这些难道不是教育崇高和神圣的理由?假如学生只是把教育看成今后谋生的工具,假如学生浸染的只是功利与浮躁,他们还会感到教育的神圣与崇高吗?

对于教育者而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能感到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精神体验。这种体验应该能使教师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教师真正敲开学生灵魂大门的时候,其崇高与神圣感即在其中了。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自己的灵魂也不断得到升华,这又是何等的崇高和神圣!

社会对教育的崇高和神圣本来是认同的。中国历来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中华民族曾有“天地君亲师”之位。《礼记》中言:“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值得继承的瑰宝,而且永远值得我们敬畏。如果我们丢失了那份敬畏感,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民族将走向何方?

 

(《山东教育》2015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