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发布日期 : 2022-04-18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教研室 康  


在教学视导听课过程中,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老师本身的课堂教学效率很低,但一谈到参与听课学习,一谈到学习一些先进学校或是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他却会很排斥。“学什么?”他会说,“有什么好学的?”然后给人家找出一系列问题。谁都会有问题,找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他不是。他会说,学习别人一定要慎重,不能照搬照抄,不要把自己成功的东西弄丢了,可不能“邯郸学步”,到头来自己怎么走都忘记了。这些话不错,可也不见得他就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不想学习、拒绝改变。

《道德经》中有段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我们来看看谁会学?谁在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你会发现,越是没有自己的东西的人,越不想学越不想改。越是有自己的东西的老师,反而越想学越想改。有些学校的老师们,本来教学水平就很高,可他们却学习得积极主动,这是为什么?

曾经有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并在圆圈内写上“知识”两个字,在圆圈外写的是“无知”两个字。他对学生们说,我们总是会见到这种情况:当你知识的圆圈很小时,你所接触到的无知也就越少,就越容易自满;而当你知识的圆圈很大时,你所接触到的无知也就越多,就会越觉得自己应该赶紧学习了。这就是为什么越有大智慧的人越谦虚、越和善、越有涵养的道理。还有句老话说,无知者无畏。去其褒义,也不过是“傻大胆”罢了。

练过书法的人大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一开始看自己写的字是越写越好看,然后是怎么看怎么好看,其实那时是懂得太少,什么也看不出来。忽然有一天,看自己写的字是怎么看怎么别扭,就觉得不像样,甚至都不像个字了。这才是真有了进步,因为终于知道写字是怎么回事了。

老师们平时教学中应该有这样的体验,考试结束,问一下自己的学生们考得怎样?有的会说:“没问题,我都做上了。”有的会说:“考砸了,有哪几道题做错了。”等成绩一出来,考得好的一定是后者。前面的那位同学,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与错,又怎么会知道到底考得如何呢?

有智者向禅师问禅,禅师为其倒茶,茶杯已满而不知,智者提醒禅师:“满了。”禅师答曰:“你的头脑正如这个杯子,已经装满了自己的想法,你若不把自己的杯子空出来,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其实对听课学习的态度,取决于自身修养。当我们有点觉得自己了不起时,就该小心了,就该反思了,是不是我们自己的杯子有些满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清空自己的杯子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十步内必有芳草。别人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我都可以学习,别人有什么绝招我也可以借鉴,有巨人的肩膀,为什么不踩?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也会成为巨人。听课学习就要学会发现,学会听优点长处,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听不同的老师的课,就是读活的教育学、活的教学法,这与读书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看别人如何驾驭课堂,对一些细节如何处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不要说他山之玉了。

此外,听课时很多人在忙着记教学过程、例题练习,我不喜欢这样做,因为当我看到、听到某个地方时,自然的反应是思考,而不是记录。记得再好,再详细,不过是复制,很难有火花一闪、有灵光一现。听课过程中,要记录的恰是自己的想法、疑惑。肯定与存疑,认可与待定,可以用双色笔区分开来,课后再细细咀嚼,消化吸收。而且,老师们在加强主动“听课”的基础上,还应该认识到主动“被听课”的好处。

前辈教导我们:“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后来又发展成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看似进步不小,其实本质相同,无论老师水量多少,最终都是灌输给学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学生们的学习之源,让我们洗涤自己、清澈自己、更新自己吧。为了我们的学生都能像条条透明的小溪,和我们一起流淌、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