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要接地气

发布日期 : 2014-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五莲县育才小学    

 

“老师您好,李浩昨天晚上又感冒了,给他请个假。”又是李浩的病假。我们班像李浩这样经常请病假的同学可真不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每天教他们读啊写啊,虽然学习水平提高了,可是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看着我的这群像豆芽菜一样的学生,我这个班主任心里真是非常着急。于是一有时间我就在想怎样改变这一局面。

有一天回娘家,和老妈一起下地干活,老妈一句不经意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土是好东西,不管什么种子掉到土里都会发芽,小苗苗种在地里就会长那么大。”老妈说。是啊,一颗种子掉到土里能发芽,一棵幼苗栽到地里会长大,可见土地能量之巨大。她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啊。我突然来了灵感,“学生的健康计划”瞬间在我心里有了思路。

我想,现在城市的孩子体质逐渐变差,也许就是缺少了土地的滋养。于是,我有了一个主意,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泥土、阳光、水、空气,这可是我们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于是每到周末我就给学生们布置一个实践活动作业——寻找大自然的足迹。春天,我让他们去闻一闻松软的泥土的味道,去田野里找一找什么植物先发芽,并用几句话表达出来。周一看着孩子们的观察日记,我仿佛也闻到了泥土的芳香,看到了嫩芽初放,听到了大自然那“叮咚叮咚”的脚步声。夏天,我让他们去看一看小河里的鱼儿怎样玩耍,让他们去找一找一平方米的土地上会有多少种草儿在生长,什么草儿你知道名字,什么草儿你不知道名字,等等。可以用相机拍下来发到班里的博客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我不断寻找着孩子们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孩子们也对这些实践活动乐此不疲。慢慢地,孩子们养成了去大自然游玩的习惯,有时候我不布置实践作业,他们也会和父母一起去田野里玩耍,带回来很多漂亮的照片。

渐渐地,孩子们的眼睛灵动起来了,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原来经常请病假的孩子,脸色也红润了,请假的次数越来越少。有些家长见到我就情不自禁地告诉我:“老师,你布置的这些作业真好,我家孩子原来听见吃饭就愁得皱眉头,现在我们有时间就带他去山上遛遛,没时间就让他到房前屋后玩玩。现在吃饭不愁了;原来不会写作文,现在竟写得一套一套的,头头是道。”听了家长的话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接受阳光的沐浴,汲取泥土的营养。孩子们就像插在水中的花移栽到泥土里,身体变得结实多了,皮肤变得黝黑而富有光泽。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给孩子们带来了健康,而且他们语言更鲜活了,作文的种子也在孩子们的脑子里生根发芽。他们的作文只需稍加指导就会写得那么生动,还经常有习作在报纸上发表。原来孩子们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写作素材也自然而然地积累了下来。孩子们作文的兴趣更浓了。大自然不但给了孩子们健康,同时也给了他们智慧,给了他们习作的兴趣与动力。

 

(《山东教育》2014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