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们的声音伴你成长

发布日期 : 2022-11-24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 山东省临清市京华附属小学   张志霄 

那时我担任三年级的语文老师、班主任。一天,校长找到我,说有一个学生要转到我们班。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行啊!”“但是,他是个聋哑儿童。”校长又说道。“这,什么情况?咱又不是特校,而且我学的是‘普师’……”校长说:“这些我当然知道了,不过,你听完我的话,再发表你的意见吧!”

第二天,我领着小亮一走进教室,班里就起了一波小骚动。我向同学们介绍:“今天,我们班来了个新同学,这个可爱的男孩名字叫小亮,由于特殊原因,他没法自我介绍……”“老师,他原来在聋哑学校上学,怎么跑到我们班来了?”快人快语的小强说。“你怎么知道?”“我们是邻居。”其他几个孩子也附和着,并且还小声和周围的同学说着什么。“既然有同学认识他,那能不能补充介绍一下啊?”小强站起来说:“我听妈妈说,他开始的时候会说话,得病以后才不会说话的。”片刻安静之后,我说:“那我再给大家说一下我了解到的,好吧。小亮出生的时候,是个健康正常的孩子,两岁的时候,因为高烧不退,危及生命,医生只好使用了大剂量的抗生素,结果导致听神经损伤,失去了听力,成为了后天的聋哑儿童。他的爸爸妈妈为此倾尽家财、辗转求医,也没有好的效果,最后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好在他失去听力之前,已经咿呀学语,能说一些话了,他的爸妈和家人就一直和他说话,让他看口形……他也能听懂大部分并且含混地发音。到了上学的年龄,爸妈就把他送到了聋哑学校。聋哑学校是寄宿制,小亮在这个环境里,手语进步很快,但原来残存的发音和辨识口形的能力却快速退化了。他的爸爸妈妈觉得小亮算是‘半语儿’,这样下去,就真成聋哑人了。如果在正常环境里,应该更有利于他的成长,所以就转到我们班了。”

我拉了拉小亮的手,看着他,慢慢地说:“大家好!”小亮扭过脸,面对大家重复了一声,尽管不清晰,但能听出来。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了欢迎。

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教他,更多的是靠他自学,他和我交流不多。但他和同学们的交流很顺畅。他含糊的声音和手势,孩子们都能明白。同学们连说带比划,他也能理解,借助他们的翻译,我也能知道他的一些想法。慢慢地,我也能和他“正常”交流了。

三年级的时候,他的成绩还可以,尤其是数学,能在中游。语文,只要是死记硬背的,他从不出错,而且简单的应用文也会写。一次,刚上课,他拿着一张纸走上讲台交给我,原来是一封告状信,具体词句记不清了,只记得是说有个同学欺负他,骂他是哑巴。我当即了解了情况,同学们也都站在他一方,大家一起批评了那个同学。后来到了高年级,阅读理解和写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他逐渐力不从心,成绩滑了下来。

虽然成绩是弱项,但小亮有个特长,就是从小习武,身体强健,班级、学校的赛场上经常有他矫健的身影。他参加过不少比赛,也拿到过一些奖牌。他很壮实,但从不欺负同学。

小亮的爸爸干机械维修,耳濡目染,他的动手能力也很强。教室里的桌凳坏了,他拿来工具就修上了,实在修不了,就带回家,让他爸爸帮助修好。那时候的孩子都骑自行车,需要修理也都到他爸爸的摊位上,他爸爸也不收费。这也是他在小伙伴中口碑颇好的一个原因吧。

很快,小学毕业了。当时我们这里小学是五年制,初中还要考试。小亮没能考上,就跟着爸爸一边学技术,一边学经营。一年春节,我们师生聚会。这时都使用智能手机了,他手写输入,在群里写道:感谢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童年是有声音的。我很幸福,你们是我最亲的家人!

我想,如果说教育有温度的话,那我可能是做了一件传递温暖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