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者要常怀“五心”

发布日期 : 2014-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滕州市羊庄镇小学教研室  任泽举

 

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便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说人生在世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弃旧图新,不断进取,努力使人达到最理想最完善的境界。身为新时期的教师,也需时刻以此警诫自己。我认为教师在日常工作工作中要常怀“五心”,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锤炼,以期达到教师最理想的境界。

进取之心。曾几何时,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一些怪现象,让别人读书的人自己却不读书,让别人学习的人自己却不学习,借用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话:“你可以默默无闻,但你不能碌碌无为;你可以决定自己平凡,但不能让自己平庸。”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无形资产——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而这种“资产”的获得,必须靠个人孜孜不倦地进取学习。新时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为师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教师除了必需的素质外,还要有与时俱进的进取意识,特别要强化“必须学”的意识,要把“博学不穷,笃行不倦”作为一种意识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境界。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不断增加知识的厚度,不断拓展知识的宽度,不断挖掘知识的深度。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对知识的严谨态度。为着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不懈努力,用永不满足的进取之心,去尽量满足、维护学生成长的需要,促使生命的完美。

挚爱之心。这就是对教育、对孩子的一颗爱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以真挚的情感对待学生,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有可能点燃其追求进步的希望之火。赞可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爱。”衡量教师是否合格,首先看其对学生是否毫无区别、事无巨细地充满关爱。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作为教师,对待学生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应该在生活上、思想上和学习上都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农民种的庄稼如果不是长得特别好,也常常需要他更勤快地施肥和浇水才能茁壮成长。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而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新时期、新课标下的教师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最实际最根本的就是要热爱学生,热爱工作,以自己的无私之心,坦荡从教,诚实育人,严以律己,用充满魅力的人格力量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赞誉。

自律之心。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言谈举止,为人师表,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社会形象。往往如此,社会也对教师“高看一眼”,对其人品作风、工作能力,细到待人接物都给予更高的期望和衡量标准。身为人师必须要有“三省吾身”的精神,认清位置,保持头脑清醒,慎言、慎行、慎微、慎欲、慎交、慎独,防微杜渐。工作中按教育法规行事,按课标精神教学;生活中注意细节,不把别人对行业和岗位身份的尊敬,看成是自己炫耀的资本。时刻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畏惧心、危机感,胸怀崇高理想,不舍爱生之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一丝不苟,淡泊名利;摆脱物质诱惑,远离声色犬马,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委屈,经得住误解,挡得住诱惑,不辜负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敬畏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我们做教师的也不能例外。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这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工作理应风平浪静,处处和风细雨,但也不能忽视自己身边的“灰色”表现和负面影响:体罚学生,随意谩骂;人浮于事,日益疲软的工作状态,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情绪,得过且过的应付行为,上蹿下跳的关系调动……这两年更有甚者把罪恶之手伸向未成年的学生!思想家史怀哲说:“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同理,教师敬畏学生的生命,学校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学生的生命是宝贵的,它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家庭幸福和欢乐的源泉,是个人劳动、创造、享受、快乐的前提,它需要教师去倍加珍惜。为人师者应要珍惜岗位,敬畏职业,因为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持久之心。我国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思想境界的提高,理论修养的加强,教学技能的飞跃,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磨砺,这是一名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东坡先生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教师要始终坚持讷于言,敏于事,慎于行,时刻以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把握自己;以不争名、不揽功、宠辱不惊、甘为人梯的淡泊心态,去潜移默化地教书育人。学无止境,教亦无疆。“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坚持进取,让教育生命不断升华;坚持学习,让知识滋润自己的生命;坚持创新,让机智激发教育的魅力;坚持梦想,让教育焕发青春的色彩;坚持激情,让教育更加精彩……

 

(《山东教育》2014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