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唤醒小“电视综合症患者”
发布日期 : 2014-07-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东小学 杨 萍
镜头一:上课时,小A同学昏昏欲睡,双目无神,整个状态游离于课堂之外。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随波逐流,张嘴配个口型,俨然一个不称职的“双簧演员”;真提问到他,却是沉默以对。(课堂观察)
镜头二:小E同学日渐肥胖,体重逐月增加,爸妈劝说其不要吃那么多了,他竟套用电视上的广告语:“妈妈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大口大口地吃饭,我的爸爸妈妈怎么了?”父母哑口无言,唯有叹息。(家访实况)
镜头三:小V同学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而且讨厌家长干扰其看电视,在学校不断模仿电视中人物的语气、声调、动作;课本中简单的数学公式背不下来,却将电视剧、动画片中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上课还经常出现自言自语的反常状态。(在校表现)
以上三个镜头中的学生都是我们班的小电视迷。据了解,平均每天看电视3小时以上的人,就可能患上电视综合症。通过家访、观察、谈话我了解到,镜头中的三个孩子可称其为“电视综合症患者”。为了唤醒这些正在陷入泥潭的孩子,我决定做一番尝试。
一、走进家庭探始末缘由
镜头一中小A的父母忙于做生意,对其学习无暇顾及。陪伴小A长大的只有一台电视机。对他而言,看电视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吃饭时看电视,写作业时看电视,玩玩具时也是眼不离电视。由于长期缺乏锻炼,个头不到1米4的他体型偏胖,体质偏弱,且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一塌糊涂。
镜头二中小E的父亲上班是两班倒制度,母亲在某工厂打工,不时要值夜班。每周四必定是孩子独自放学回家睡觉,一个人潦潦草草应付完教师布置的作业,就猫在电视前,经常窝在沙发里在电视的声音中昏昏睡去。
镜头三中小V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但是父母都是十足的“电视迷”和“手机控”,在大人的影响下,他受电视的毒害更不是一般的深。而通过瞬间课堂提问、观察,小V很聪明,但成绩却大起大落,让老师恨铁不成钢。
台湾作家李敖曾尖锐地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大约有50种疾病与看电视有关。3-7岁儿童长时间看电视,会养成一种非常孤独、难以与人沟通的性格。小学生看电视入了迷,就难以体会到读、写、做等有益活动带来的乐趣,甚至严重影响学业。
二、“特殊作业”初见成效
当感到迷茫困惑时,我想起了教育专家尹建莉女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的一段话:“在孩子很想看电视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觉得有负疚感;平时家里要尽量少开电视,家长在看电视上要做到有节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是啊,我何不尝试让孩子心安理得地去看电视,且能看有所获更乐有所获呢?
一次课上,我兴致勃勃地讲着新课,一张大嘴映入我的眼帘。又是小A,他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看来又看电视熬夜了。一瞬间我脑海中产生了一个想法:利用电视的魅力战胜电视。还有两分钟下课,我开始布置家庭作业,故意放慢语速说道:“今天晚上的作业是———看二十分钟电视。”全班学生似乎没反应过来,空气凝固了几秒钟,一下子又好像炸开了锅,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我示意他们安静下来:“老师是有要求的,只看二十分钟,明天来交流你看的什么电视节目,有什么收获。”“行,行,没问题!”这些“小鬼”竟答应得如此爽快。第二天课前,我提前三分钟走进教室,学生们早已按捺不住在热烈交流自己昨天晚上看的电视节目,有的看新闻联播,有的看电视剧,有的看大风车,有的看综艺节目……我适时公布新政:“每天能保证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同学,可以奖励二十分钟看电视,并且可以在课前拿出时间同大家分享。”
“特殊作业”进行了一段时间,课堂上我看到的不再是倦怠迷离的眼神,而是一双双神采奕奕的眼睛,尤其是那几个小“电视综合症患者”,“病”在慢慢痊愈。
三、“灵丹妙药”辅之疗效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这次特殊的作业,我又辅以“灵丹妙药”。
(一)发现并及时鼓励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在”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沉沦。这已经是一批迷恋电视的特殊学生群体,需要老师、家长用耐心从电视旁边把他们拉过来,而不是以讽刺挖苦把他们推到电视旁边。
(二)真正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与家长面对面坐下来,以心灵碰触心灵的力量动员家长配合老师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小学生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如果因为怕影响学习而不准孩子看电视,这是“因噎废食”,须知“抽刀断水水更流”。父母要为孩子选择一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培养孩子科学使用媒介的明智态度。
(三)定期开展“小小电视迷”和“我的时间我做主”主题班会活动,以辩论赛、小品、话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必要性以及“看电视未必有益”。
总之,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挽救措施,处处呈现爱的教育,让小“电视综合症患者”有意识地远离电视,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山东教育》2014年6月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