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别再“幼稚”下去
发布日期 : 2014-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中心小学 赵 侠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些不同层次的优质课评选,发现现在的很多老师尤为青睐“动态”课堂,课堂状态可谓“动力十足”:教师台上激情四射,学生台下手舞足蹈,师生肢体语言丰富无比。老师和学生一唱一和,俨然幼儿园教师领着一群幼稚的孩子做着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场面“蔚为壮观”,听课老师听得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再观教师的评价语言更是一边倒的“小儿科”:孩子你真聪明!你表现得真棒!老师好喜欢你呀!……为了达到“观赏性”的效果,讲课老师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一堂课下来“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笔者不敢苟同这样的“动态”课堂教学。诚然,拨开课堂喧闹的外衣,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所谓“动态教学”,学生的身体是“动”起来了,思维却“静”下去了。课堂上,讨论、交流、探究如“蜻蜓点水”,学生的思维无法产生碰撞的火花,文本深处的东西得不到挖掘和拓展,孩子们的大脑始终处在“休眠状态”。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活动仍然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并没有深度参与,只不过被其外在的形体动作所掩盖,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被压缩得微乎其微,与文本对话变成师生谈话。纵观这些形形色色的动态课堂,无疑是在“水面上游泳”,“潜不到水底”。表面上的“动”其实是课堂的“伪动态”,真正的动态课堂是要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这才是实质意义上的“动态课堂”。
新课程改革追求的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的出彩是体现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独特视角,只有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才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加深理解和体验,张扬孩子们的个性。如此,才会真正走进课堂教学的“深水区”。
让课堂真正“动”起来,需要教师正确把握课堂“动”与“静”的辩证关系。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来设计活动式教学场景,处理好动与静之间的关系,不可盲目追求“动态”。要理解学生外在的静,思维的动才是真正的动态,教师对于动静的课堂状态要取舍有度,转化有序。动静有致、高度统一才是课堂生态的最高境界。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是动态课堂的本质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思考的空间,创设宽松民主的讨论氛围,梯度设置问题难度,一步步把文本深处的内涵呈现给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使学生乐于表达所感所想。允许不同观点在课堂上激起碰撞,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让学生所学知识“动”起来,“用”出来,是动态课堂的最终归位。这需要教师融会贯通课堂内外,拉长“动态”链条。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让“动”从课堂走向课外,使学生的发散性、求异性、创新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拓展。
优质课是课堂教学高水准的体现。告别浅表化的动态教学,实现真正的动态课堂,才能让优质课“实至名归”。但愿优质课不再“幼稚”。
(《山东教育》2014年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