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理想教育”

发布日期 : 2014-04-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贾宪章

 

在一次作文课上,十多岁的小刚写下了自己的理想——做一名理发师。老师提醒他“要有点志气”,同学们笑话他是“没出息的郭师傅”。他哭着问母亲:“我是不是比别人傻?”母亲笑着告诉他:“我的儿子是最聪明的。”“那……理发师是不是没出息呢?”母亲想了想,肯定地说:“理发也会有出息。”“可是,他们为什么会笑话我?”正俯身从芝麻里拣出杂物的母亲拉过儿子,让他看芝麻中那一粒饱满出众的米。“好儿子,你和他们是不一样的——就像这一粒米,虽然它很平常,但是我们缺不了它。不管你以后做什么,只要你自己喜欢,对别人有用处,那就是有出息。”小刚被无数芝麻中的那一颗米粒彻底打动了,这让他知道了自己非同寻常的价值。从此,无论在什么样的人群中,他都充满了自信,后来这个安徽小伙子在大上海拥有了自己的两家发型设计店……

小刚从小就有一个朴实的理想——做一名理发师,他一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充满自信地努力;他走出校园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理发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理想引领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让他能够在喜欢的岗位上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成功吗?而真正让小刚受益的人,不是校园里的教师,而是小刚的妈妈,是她给予了小刚最理想的“理想教育”。

教育的理想不仅仅是为师者自己的美好设想,更不仅仅是每一位家长心目中独具匠心的蓝图,也应包含着具有受教育者个人特色的成长愿望。只有当这样的“愿望”互相接近时才会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才有可能演变为“成功的教育”。

小刚的妈妈深谙其中的道理,对于孩子的理想,即使在别人眼里那么毫无出息,也给予呵护和珍视,并用“芝麻中的一颗米粒”为例肯定并支持他的理想,有效引导他坚定自己的信念。可现实呢,不论是为师者,抑或是为人父母者,都期望自己的教育对象成为出类拔萃、诸类皆通的精英人士、风云人物,心目中都有一整套构思雄伟的人才培养理想,却很少会顾及孩子自己的理想,并常常将自己的意愿等同于他们的理想。这也难怪当小刚说出自己这个过于平常的理想时,老师会批评他“要有点志气”,同学们会讥笑他“没出息”。

芝麻拥有芝麻的理想,米粒拥有米粒的理想。理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育人者只有理性地面对并尊重这种差异,既不能因其成长需求、过程状态与自己的设想相同或者相近就过分欣赏、偏爱,也不能因其求知的选择、趋势与自己的“判断”异向甚至背离就过分厌恶、打击,应用心地、公平地为其创设成长所需要的良好环境与条件,努力引导其看到自己选择的价值,千方百计地激励其向着目标努力,让其充分感受到成长中的快乐,而不应“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地用自己的教育愿望去替代、去反对。尊重孩子自身独特成长意愿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求育人者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适时、适度、适当地调整培育理想,及时淘汰难以自生效果的育人方式,及时纠正不合时宜的培育目标、评价方式,甚至是自己的工作生活习惯。多去思考孩子面对的现实生活,多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去考虑孩子的个性特征,不断努力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育人技艺,让自己的教育实践尽量和孩子的成长愿望相适应,尽力让双方的“愿望”接近和吻合,努力去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这才有可能演变为“成功的教育”。

学生的“理想之花”千姿百态、仪态万千,其绽放方式更是无奇不有、千差万别,既可以一气呵成般轻松如意,也难逃千辛万苦的挫折磨难。育人者应该珍惜自己面前的每一朵花,在花芽前主动地呵护,在花枝下自觉地低头,不要莽撞地因为其特别就嫌弃它,更不要盲目地因其另类就剪除它。尊重它们各自不同的生长节奏和盛开方式,细心给它们浇水,真心对它们微笑,尽心鼓励它们努力延续自己美丽的花期——只有这样,花坛里才会百花竞放,万紫千红。

 

(《山东教育》20143月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