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老师患上 “检查恐惧症”

发布日期 : 2014-04-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临沭县临沭街道周庄小学   李贵道

 

近日,一位在外地从事教育的好友在其博文中写道:“现在老师们几乎都有共同的感受:检查几乎天天有,天天造档案、编材料,工作连轴转,压力太大,教育几乎进入了‘检查时代’,如今好像患了‘检查恐惧症’,一听到检查头就大,神经就紧张,我们工作时间是有限的,可是无休止的检查占去了我们有限的授课时间。唉!什么时候才能够安心地上几节课呢?”。

细细地想来,如今的检查的确不少。诸如:今天这个专项检查,明天那种综合评估;今天某种类型示范学校的创建,后天现场会、达标等又接踵而至,可谓铺天盖地,接二连三,花样繁多。

检查的意义、作用无需赘言,问题是这么“好”的措施为何还会引发基层老师的此般抱怨,以至于让老师们患上了“检查恐惧症”呢?

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一是检查项目繁多,基层教师本身就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设的个别部门把自己当成“导演”,为了汇报工作时有成绩,年终总结时有内容,便挖空心思的编造检查项目,制造检查机会,让基层学校和教师充当“演员”。我们的“演员”是天天扮演不同类型“剧本”中的角色,招架不住,心力交瘁。二是形式主义在作怪,个别上级领导检查工作时,喜欢听好的,看表面文章,不愿深入实地调研学校最真实的一面,致使基层学校报喜不报忧,肆意编造档案材料,弄虚作假糊弄上级,几乎形成了谁的档案材料做得好,谁的工作成绩就高的怪圈。有的学校专门配备了高级打印机和精美档案盒专门应对上级的各种检查,一个检查项目就列出一大串的档案。有的老师坦言:“如今越是办公条件好了,检查偏偏越多了,工作就越累了,要是没有这些电脑和打印机就好了!”三是检查指导作用不强,在指导基层学校工作时“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让基层学校和老师们弄不清工作的不足和日后努力的方向,老师们逐渐在“糊弄”和“被糊弄”中迷失了自己。四是考核制度出现了问题,务虚的成分过多,考核制度未能很好地发挥管理指挥棒的作用。五是部分学校政绩观出现了问题,风气不正,少数校长认为做实事不如务虚,只要陪好了检查组领导,就相当于学校工作干得好,就有了成绩,于是校长做外功的多了,做内功的少了。

长此以往,后果堪忧!

我们学校和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育人、是教书,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若我们的思想被毫无意义的检查主导,我们的时间被毫无价值的检查占据,我们就无更多的精力去教书育人,何谈“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此检查当休矣!

要杜绝此类现象,消除教师“检查恐惧症”,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大力整治务虚风,深入实施调查研究,倡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决消除“走马观花式”的检查方式。二是广开民主渠道,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和教师考核制度,以事实优劣评价基层学校和老师的成绩。三是建立检查项目审批协调机制,给检查“瘦身”,能一次检查的就不要多次检查,能联合检查的就不要独立检查,不该检查的一律不再检查,切实提高检查的质量,真正把学校和教师从繁杂的迎查事务中解脱出来。四是注重检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检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检查人员指导和服务基层学校的能力,真正发挥其指导、督促、服务的作用,坚决清除不合格检查人员。五是成立专门督查组,要深入基层开展暗访调研,对在检查过程中出现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严格惩处,同时畅通意见建议征集和反映渠道,对基层反映的问题切实予以解决。六是全面推行政务教务公开,把到学校检查的项目、时间、范围、内容等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公开,将检查项目提前告知学校,让学校和老师提前规划和准备,不搞突击检查,真正发挥检查指挥棒的作用。七是建立反思和换位思考机制,检查人员应不定期进行反思和换位思考,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鞭策自己,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约束自己,不断提高服务基层学校的能力。

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者应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嘱托,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进一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断提高指导和服务能力,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教师的快速进步、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实实在在的助推作用。

 

(《山东教育》20143月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