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读书

发布日期 : 2013-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研发中心   宋道晔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实施建议部分更是对学生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教会学生读书,科学地引导学生读书,以保证语文课程目标的高效落实。

明白读书的意义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究竟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课标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过关于读书的论述:“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金波老师在谈到读书这个话题时,提出“养育”一词。金老师特别指出,要重视以审美为重要内容的阅读教育,因为阅读教育能使孩子们开阔眼界,学会鉴别,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把握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纯真的文学趣味,促进孩子主流阅读趋势的形成。

的确,开阔视野,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高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使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有情有趣,没有比读书更好的方法了。一个真正爱好读书的人,更会明事理、辨是非,更知道诚信,懂得感恩,也更懂得尊重、敬畏、宽容、谦逊,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文素养。

读书就是这么重要,能让人成长、成功,让人在阅读中丰厚自己。

读书要有选择性

书,学生天天在读,但对读物的选择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市面上的读物内容繁杂,质量参差不齐,而孩子还不完全具备自己选择读物的能力,再加之备受欢迎的“快餐式”阅读和“读图式”阅读,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还应担当起向学生推荐读物并教会学生选择读物的责任,以避免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阅读与课堂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给各学科的学习创造“智力背景”。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结合学科内容选择相关读物进行阅读的确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法。如学习丰子恺的《鹅》一文时,先引领学生了解一些漫画知识、戏曲知识,再读一点作者的其他文章等。这样既有益于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又可以提升学生在自然、科学、艺术、文学等方面的素养。

辽宁师范大学傅维利教授说,趣味是阅读的根本,需要是阅读的保障。结合季节、节日、周围事物等选择读物,鼓励学生了解四季轮回的自然奥妙,感受不同节日的民风民俗,探究各类事物的因果原委,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读,结合自己的需要去读,有用信息自然收录脑中。也许就在阅读中,孩子们那种模糊的理想和志向已经不知不觉形成了。

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改革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阅读经典”。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前辈的智慧,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还有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可以说经典书籍里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咀嚼回味,都让人百读不厌。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阅读经典的文章,接触最有价值的书籍,它会陶冶学生的性情,开启学生的智慧,为孩子的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

读书要注意方法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由此可见,没有一定的数量就难保证质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书要多读,但要读好还得讲究方法。

善于诵读。叶圣陶先生对诵读的好处曾有论述:“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所以,他对老师提出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从汉语言的特点来看,诵读是发挥了汉语富有音乐性、讲究合仄押韵的特点。从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来看,诵读是培养小学生记忆力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也能促进小学生记忆潜能的有效开发。

学会浏览。当今时代,有人用知识爆炸来形容知识的不断更新,那么承载这些知识的各种读物已经不能仅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了。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一些书籍,就得学会浏览。陶渊明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中“不求甚解”便有浏览之意。三国时诸葛亮更是浏览的典范:“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务于精熟的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三人,都寂然无闻了,而独观大略的诸葛亮则名震华夏,成为一代贤相。由此可见,“浏览”的意义不言而喻。

还有很多具体的读书方法,如检目录、制卡片、编索引、做笔记、写摘要等等,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引领学生尝试运用。

生命因阅读而精彩,让我们教会孩子读书,相信具有良好读书习惯的孩子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山东教育》20134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