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如何写出农村特色
发布日期 : 2018-10-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八小学 张洁蕊
因工作需要,我从城区学校来到20公里外的一所乡村教学点上做为期一年的支教教师。
支教生活是新鲜的,也是艰辛的。我所任教的是四年级语文课,班里共31名学生。怀着振兴乡村教育的一种激情,我把自己在十几年城区学校积累的教学经验一股脑地倾倒给学生。但半个学期下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习作教学——满以为农村孩子自有一番天地,但他们的习作不是抄套凑,就是无话可说、可写。如何让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写出有农村特色的习作呢?我困惑着,也思考着。
农村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农村习作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习作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习作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一、热爱农村生活,激发习作兴趣
许多孩子觉得生活平淡,毫无新奇之处,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把真情投入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回归生活,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农村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但和城区学生相比,他们缺少对生活的感悟,缺少发现,他们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怎样才能够调动农村学生热爱生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呢?
首先,作为农村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课标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能源。而不少农村学生认为农村既没有美丽的公园、优美的住宅、洁净的道路,也没有名胜古迹,不留心农村生活,甚至讨厌农村生活。因此,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农村环境的美,发现农村独特的韵味。如:青翠的群山、甘醇的泉水、清新的空气、飘香的果子、憨厚的乡邻……慢慢地喜欢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生活。学生在“爱家乡”“家乡的变化”等习作题目中才能写出特色,写出内涵,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农村生活是一潭平静的深水,很少看得出爱的流淌。学生家里很少办生日宴会,很少收到生日贺卡,也很少感受节日的欢乐。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透过表象,从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爱抚、一声问候、一次守候中获取情感的慰藉,体验人间温情。在感受父母之爱、同学之爱、邻里之爱时学会关爱他人,共同演奏一曲爱之赞歌。只有关爱他人,享受他人的爱,农村孩子在写人记事中才能情动辞发。再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思考。只有多留心身边的事,多看多想,学生的习作才能常写常新,写出特色。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经常带学生去参观一些大棚蔬菜种植、家禽家畜饲养等,调动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二、积累生活语言,写出浓浓“乡土味”
为更好解决学生“抄套凑”的问题,我尝试让学生注意交流、收集农村语言。学生在表达时往往词不达意,甚至干巴巴,没办法写具体。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积累语言,除了多积累书本上的好词好句,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言,用语言。“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年四季收获农作物所特有的谚语。又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讲的是冬天下了几场大雪,到了初春,雪水融化,正值返青的小麦得到雨水的滋润,长势喜人,今年小麦一定获得大丰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这些鲜活的语言。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农村的变化,如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但是,经济的发展,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农村环境的污染等。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指导学生写些实验报告,扩展学生写作题材。
三、体验生活,拓宽习作思路
学生习作内容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体验,“隔岸观火”与“身临其境”毕竟是不一样的;或是教材中习作题目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课标指出:教师应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农村实际,我加强了要求:其一,多写观察日记。学生经常参加、从事一些农事活动,这是城里孩子所缺乏的。他们经常要喂养、饲养小动物,还经常要种花种草,种菜种果。生活在农村,学生对农村的一切耳濡目染,都十分感兴趣。在和同学们的聊天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喜欢养花种树,喜欢养一些小动物。因此,我在习作教学中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把他们在养花种树、和小动物的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的、富有童趣的观察日记便跃然纸上,如《我家的小猪》《大地又绿了》《我家的小狗》……其二,尝试写小发明、小制作。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农村孩子生活在广阔的自然之中,思维不受限制,常常自主开发、创造出许多新玩具,如竹子木偶、硬币陀螺、竹片飞盘、木板滑车……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常常会有许多小发明、小制作。我就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把平时的发现、发明、小制作写下来,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乐中写。我还把农村学生的习作收集起来,带到城区学校,让城里的孩子也分享农村孩子的收获和喜悦,让他们建立联系,共享城乡教育的快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愿意用自己的智慧,为农村孩子打开更加广阔的天窗,让他们立足农村,热爱农村,表现农村,建设农村,使农村学习生活也变得美好起来。
(《山东教育》2018年9月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