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童话教学的审美本位

发布日期 : 2018-10-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潍坊市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锦绣学校   韩园园

 

童话,是从儿童心理需要出发,用通俗幽默的叙述、幻想夸张的手法折射生活,以其语言美、意境美、情节美、思想美的特点来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是高度契合儿童审美性学习的一种文学,也是童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童话已成为小学低年级、中年级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审美成了童话教学的第一要务。但是,当下的语文常态教学,还没有彻底摆脱急功近利思想影响,将“审美”作为童话教学的首要任务,众多教师在观念上不接荐、方法上不适应,以致《课标》设定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既然童话是针对儿童的一种文学,那么童话教学就应尊重特别受众、特殊文种的规律,高度重视《课标》设定的审美启蒙作用。因此,要改善童话教学,应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坚守儿童观念。即尊重儿童特点,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使之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对此,卢梭认为“儿童期自有儿童期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方法,企望以成人的方法代替儿童的方法那是最愚笨的。”著名文学家丰子恺呼吁:“世间的大人们,要时常召回自己的童心,不要误解儿童,更不要硬拉他们到枯燥的大人世界里来,以免摧残他们的美丽与幸福。”广义的童年教育都要尊重儿童特点和特殊认知规律,童话教学更应该坚守儿童教育观,将童话课上成审美的、生趣的、移情的、悦神的快乐审美课。

二是遵循文学主旨。童话作为一种特殊“文学”,之所以进入课标、选入教材,其目的是让儿童在童话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获得文学之美的修养,架起审美与生活的桥梁。因而,在童话教学中,教师不能将烦琐的课文分析、单调的认知训练作为课堂的主要任务,而应遵循文学传播规律,按照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文学主旨,引导孩子感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验其中的审美情感,收获童话学习的审美愉悦。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习惯和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特别发挥童话之美的熏陶作用,进而起到对儿童的教育启蒙作用。

三是关注语文素养。童话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借助童话教学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也是课标的应有之义。读——欣赏童话的语言之美,讲——交流童话的情感之美,演——体悟童话的形象之美,思——领悟童话的意蕴之美,写——初识文学的表达之美。对于儿童的学习而言,在美的熏陶和吸引中,培养文学素养、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不仅可以摆脱强迫性训练的烦恼,而且会在审美中收获主动学习的快乐。

在上述原则指导下,优化童话教学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工具性与审美性的关系。毋庸讳言,语文教学肩负着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任务,二者相辅相成。但反观常态语文教学,受急功近利思想影响,教师通常会将知识、技能从作品中剥离出来,肢解为满堂灌输与机械训练的碎片,语文学科教育降格为枯燥的工具性教学,语文学习陷于荒漠化境地。为应考而教,童话教学也难以幸免充当训练手段的命运,既没有关注儿童兴趣需要,也不能体现童话文学主旨,人文性被漠视,审美性遭冷落,童话教学的双重任务变成了工具性学习单一任务,这种现状亟待解决。

要改变这一扭曲的现状,就要摒弃急功近利思想,摆正“童话”在《课标》中的地位,还童话教学的审美本位,将童话课上出童真、童趣的味道。将审美作为童话教学第一要务,并非排斥工具性教学,而是应将童话教学中认字、识词、修辞等工具性内容,放在完整的审美教学情境中去,利用儿童审美探索的兴趣慢慢消化,而不是剥离出来孤立地进行训练强化,这样才能使审美成为求知的动机,兴趣生发求知的热情,工具性目标在不越位的审美学习中水到渠成。

二是处理好成人化与审美性的关系。“重训诫”的文化传统,在我国数千年绵延中已积淀为教育心理,其积极与消极因素同在。童话教学中的“成人化倾向”正是这种心理的体现,突出表现为过分强调“道德教化”功能。在童话教学中,由于教师急于对童话隐含的教育功能加以“提取”和“强化”,使童话教学俨然变成了“思想训诫课”,异化了童话的教学目标和功能,造成了喧宾夺主的局面。如《小猫钓鱼》中主角小猫,在生机盎然、美丽如画的大自然里,与蜻蜓和彩蝶追逐嬉戏,本是小猫的天性使然,是童话审美的一大特点,为什么教师非得要小猫像老猫那样,能抵御外在诱惑,而专心致志地对待钓鱼这项重要工作呢?把“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设定为《小猫钓鱼》的主题,批评小猫“三心二意”,正是成人道德教化意识的强势体现。

事实上,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有很大差异。儿童文化是感性的、体验的,充满着情趣与幻想;而成人文化则是严谨的、规范的,注重客观与理性。要正确处理“成人化”与“审美性”的关系,就要把儿童当作儿童来对待,将童话当作文学来教。至于童话中隐含的教育功能,应放在整体感知的审美过程,由孩子在与童话深度对话中去感悟与发现,无须在每一篇童话教学中都要生硬地灌输一个“训诫性道理”,方觉得完成了道德劝诫的使命。这样,童话教学,才能走进儿童心灵世界,使他们在审美感受和体验中,将童话折射的寓意移情到生命境界的升华中去。

三是处理好表演与深度审美的关系。童话作品一般具有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等特点,许多教师在童话教学中,喜欢让孩子扮演其中角色进行表演。这既契合儿童的兴趣化审美特点,又符合“积极语言实践活动”的课标要求,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现实教学中,这一方法也存在滥用的倾向。在公开课、赛讲课中,有的教师为迎合评委,将童话作品制成集声、光、色彩于一体的精美课件搬到屏幕上,加上自己淋漓尽致的独角表演,场面颇为好看。但由于缺乏教师引领下的儿童与童话的深入沟通,未能激起孩子内在的审美兴趣,致使童话教学的审美本位大打折扣;有的教师为追求场面热闹,在孩子还没有与童话深度对话的情况下,急于让孩子们轮番登台表演,童话教学课俨然上成了随意表演课。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孩子才读了一遍课文,教师就让他们扮演小蝌蚪、鸭妈妈,小鸭子、青蛙、乌龟等角色,虽然孩子们演得热热闹闹,但他们并没有真正进入童话中的角色,以审美为要义的童话教学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艺术是高尚的,也是虔诚的。要用表演艺术形式深化童话教学的审美境界,就要首先处理好表演形式与审美的关系,将审美植根于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中,让孩子在阅读中读出兴趣、品出味道、收获快乐、生成智慧。

总之,还童话教学审美本位,就是要在尊重儿童审美情趣与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还童话于儿童,还课堂于孩子。

 

(《山东教育》20189月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