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练笔教学策略浅谈

发布日期 : 2022-06-1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 山东省荣成市蜊江小学   张剑华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痛点,学生不会写,老师不会教。统编教材中的小练笔,安排灵活,意在促进读写结合,由读学写。我们通过研读教材发现,除了“小练笔”栏目外,课后习题中的说一说、写一写、选做以及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等也都适合进行小练笔。我们在梳理后发现这些小练笔有的旨在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的则要求对课文中的典型表达方式进行仿写,还有的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文体特点后进行规范的表达等等。针对它们的不同形式,我们提炼了六个小练笔的策略。

一、模仿表达方式,练习遣词造句

在小学中年段,学生的认知思维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中高年段的教学训练点应该落实在词句段的训练中,学生阅读时也更加强调优美句子的积累和语言的丰富性。文章的精准用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都是文章的亮点所在。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精妙词语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这样由读到写,通过迁移运用来提高学生的练笔能力。学生可以借助仿写这根拐杖,快速提高自己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猫》为例,小练笔要求,读下面这段话体会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在完成这个小练笔时,我们首先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猫的性格既(     )又(     )。接着引发学生思考:“老实”和“贪玩”是一对矛盾的性格,为什么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呢?然后抓住“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这句话进行品味,启发学生想象:会有哪些人来呼唤?他们会怎样呼唤?从而明白这两个看似互相矛盾的性格,实际上都是为了体现猫的可爱。再提炼出“说它……吧……的确……可是……”这个典型句式,给学生提供几对表示性格矛盾的词语,比如“严厉—温柔”“勇敢—害羞”“节约—大方”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小练笔就很有味道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有梯度、有层次,学生学习句式、内化句式、运用句式,表达能力一步步稳步提升。

二、提取文本信息,练习概括总结

有些小练笔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通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或者“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这样的要求,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语言并运用表达,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欣赏、评价文本。这里的“说”不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大白话去说,而是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梳理,提炼关键词语和特别句式,并运用这些关键词语和特别句式来进行表达,引导学生规范语言积累并运用语言。比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课后小练笔要求: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这篇课文的描写脉络既清晰又生动形象。我们提供给学生一个表格,帮助学生进行梳理。以第四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对象及其特点,能够体现特点的词语或句子、典型表达句式。通过这个表格,学生一下就找到了本段的描写对象是鱼,特点是鱼多。能够体现特点的词语是“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典型的表达句式是“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这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个句式很典型,而且句子中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非常具体生动,都是引导学生积累的好材料。表格梳理出来之后,学生对于西沙群岛鱼多这个特点就有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时候再让学生来进行介绍,不但条理清晰,而且内容还很具体。以此为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段落或者几个段落的组合,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练笔,就完成了由书面语言到规范的口头语言,再到规范的书面语言这样一个积累运用的过程。

三、基于文本内容,变换表达方式

相比而言,改写的要求要高于仿写,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重构文本的能力。这类小练笔教材安排不多,但类型很全。改写的形式有很多,除了缩写,还可以扩写,也可以改变原文的文体、人称、写作顺序、文章结构等。改写既要与原文密切相关,又要有明显不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重构文本的能力。改写时先要认真领悟原文思想内容,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特征和主要故事情节。然后确定怎样取舍材料和组织材料,先拟出提纲,以便心中有数。然后人称和语言的运用,也要恰当处理。最后一定要与原文进行比对,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内容。比如:五下第三单元《军神》小练笔要求: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内心的变化,再以他的口吻讲讲这个故事。

这个小练笔要求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这个故事,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进一步深化。关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相互转换,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篇小练笔我们是这样做的:首先,通过列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梳理出刘伯承的表现及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在梳理清楚文章的故事情节之后,引导学生站在沃克医生的角度来看整个故事,并思考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把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展现出来。学生讨论后认为,除了人称的变化外,还应该关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的表达方式,尤其是神态和动作描写部分需要格外注意。比如“沃克医生的眼光柔和了下来”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了慈祥的神情”。因为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神态的,所以在改写的时候可以把这些神态描写变成心理描写。因为用第一人称能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在文章合适的地方可以加上人物内心独白。比如“冷冷地问”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含义各不相同,第一次是冷漠机械,因为作为医生,见惯了乱世中的各种伤痛,所以对于眼睛受伤并不以为然。而第二个“冷冷地问”则是因为看到刘伯承的伤势后,断定他有意欺瞒,心生不满,所以很是气愤。这两个细微的区别用第三人称是无法表达的,但是可以用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的方式将这些内容详细描写出来,能让读者更好地感受沃克医生的内心。像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生气地说”“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说”“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沃克医生肃然起敬”等等,这些地方都可以加上沃克医生的内心独白。加上内心独白后,这些提示语后面的语言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稍作改变,表达可以更加口语化,感情色彩也可以更加强烈。

经过这样的细细揣摩后,不仅学生写出来的小练笔关注到人称的转换,而且把沃克医生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地展示了出来,加深了学生对于文章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四、补充课外资料,练习内容补白

很多课文受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有一些内容简而言之或者略而不写。有些小练笔就要求学生化虚为实,化简为详。在指导学生这一类小练笔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拓展其想象的空间,如果学生受内容局限,我们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课外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而拓展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习作能力。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巨人的花园》小练笔要求: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让学生凭空想象,他们往往表达不出来,这时候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内容支架,帮助学生进行想象。我们想到了绘本,从《巨人的花园》绘本中选取了两幅图画提供给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学生们一下子打开了思路。课文中写“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结合图片,学生认为,因为是巨人,所以孩子们可以玩耍的地方不仅仅是脚下和肩膀,还可以是腿上、肚子上、背上、胳膊上、背上甚至是脖子上和头上、胡子上等等。写玩耍的内容,不但可以写孩子们之间的玩耍,也可以写孩子们与巨人的玩耍,比如在巨人的腿上溜滑梯、抓着他的胡子荡秋千等。在描写孩子们玩耍动作的时候,还应该加上语言描写。另外结合课文内容,孩子们认为巨人花园里的花草树木乃至风霜雪雹也都是有感情的,它们也一定会加入到这狂欢中来,所以在描写的时候可以加上对它们的描写。这样一番补充谈论后,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描写内容丰富了。在交流时一位学生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因为这篇文章是童话,在童话世界里应该有一些神奇的事情发生,所以想象可以再大胆一些,玩的游戏可以更神奇一些,还可以配合着孩子们的玩乐四季不断轮换。他这样一启发,学生们的想象更丰富了,写出来的练笔也更加贴合童话的特点了。

五、灵活运用积累,描述生活场景

这种小练笔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以生活经验促进理解,又使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完成这类小练笔时,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形式和行文技巧中的精彩之处,在丰富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的同时,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一课一得,举一反三,从而实现写作方法的迁移和运用。比如四上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练笔要求: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要写好这个小练笔,还是要先理解好课文内容,教学中可以结合第二题“课文多次出现‘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周恩来写的诗,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除了课文中呈现的内容,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搜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大事,比如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以及一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在全面了解一百多年前中国贫穷落后、多灾多难、饱受欺凌的社会状况以后,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结合周恩来所写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感受诗中意气风发、慷慨激昂的情绪,深刻体会周恩来救国济世的凌云壮志和战斗豪情,了解其奋斗目标是与时代潮流密不可分的。引导学生广泛搜集资料,了解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政治发展,了解世界风云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进程,从而找到自己读书的原因。在表达方式上,可以仿照课文先写读书目的,再写原因;也可以先写原因,再写目标。

这样的练笔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更是让学生明白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展开联想想象,尝试续写结尾

有的小练笔留给了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或者提供一篇没有完成的文章,或者仅仅给一个开头,这就是续写。续写,一定要从原文出发,遵循原文的思路,对原文做延伸。续写前,做到熟读原文,将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旨意透彻理解。续写时沿着文章的思路大胆想象,最好能够做到推测,推测要比想像复杂一些,因为它融合了不少判断。我们主要是从情节的开端去推测情节的发展、高潮、结局,从人物的性格去推测人或物在特定的情境中做什么、怎样做的。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初试身手》。小练笔要求:选一个开头,展开想象,大家一起接龙编写故事。

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他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

一阵大风过后,小牧童被吹到了颠倒村,他睁开眼睛,只见树枝和树叶长进土里,树根却张牙舞爪地伸向天空……

学生在写这个小练笔的时候,教师主要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提示学生步步深入,拓展想象。比如:瞌睡虫飞出洞口之后,可能会飞到哪里?他们可能会遇到谁?当他们想和这些人交朋友的时候,可能会发生些什么问题?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颠倒村里树是颠倒的,那么房子呢?大人和孩子们呢?学校呢?老师和学生呢?颠倒村里发生的事会有多么奇特呢?当小牧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他会适应吗?可能又会做些什么事呢?

小练笔不是一个简单的“写一写”,它需要教师充分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创新教学范式,优化教学策略,进而提高小练笔的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让小练笔在提高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