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基本问题的不断追问与解答——新世纪以来三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演进与发展

发布日期 : 2022-08-24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林志芳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性、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与评价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历来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定性因素。新世纪以来,在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经验并吸收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家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2001年实验稿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修订版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新课标)三个版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二十多年来,三版课标带着新课改的希望、热情、困惑与沉思,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追问本体,寻找规律,也书写了人们在不同时代、基于不同价值追求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学与评价”等语文教育基本问题不断追问、思考和重新解释的历史。

当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在即,新一轮课程改革即将开启。比较分析三版课标的演进发展之路,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当代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认识当前语文教育核心理念的来龙去脉,深入理解课标精神,把握住课标实施的关键。

一、2001年实验稿课标:带着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希冀与勇气出发

1997年由《北京文学》引发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是当代语文教育的重大转折。人们围绕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产生了激烈的争辩。当时恰逢世纪之交,国际教育改革大潮兴起,为迎接新世纪人才培养的挑战,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以说,2001年实验稿课标是背负着回应语文学科内部争论与适应社会发展外部需求的双重使命而研制的。它以课程标准的形式取代了此前长期使用的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实施等方面都作了积极的变革。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重点对教学内容、教学工作开展做出具体规定,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做出描述。2001年实验稿课标的框架结构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大纲框架,它由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四个部分组成。与大纲相比,它以粗线条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材编排等,增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内容。

这版课标创新之处有很多,最受关注也是对之后的语文教育实践影响最大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性质中首次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是在课程目标中首次提出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三是在课程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当代语文课程性质观承接历史上人们对“文”“道”关系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工具性”和“思想性”两维。上世纪末21世纪初,受世界范围的人文主义思潮影响,我国语文教育界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呼唤,语文教育出现课程性质的工具与人文之争。作为论争的结果,2001年实验稿课标将语文学科课程性质判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表现为语文课程在带领学生进行祖国通用语言的学习中对的关注,既是指教师不忽视作为教材内容的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本身所含的丰富的人文价值,也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语文课程目标的变化反映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历史变迁。当代语文课程目标经历了由单一走向复合的过程。改革开放后,人们希望迅速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因此,1978年中小学大纲强调语文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性。1986年中小学大纲将语文基本能力放到了语文基础知识之前,强调能力的培养。上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的思想得到普遍认同,语文教育由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发展到注重学生智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0年的中小学大纲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概念,将提升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目标。2001年实验稿课标的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分学段进行设计的。三维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加入了过程与方法一维,反映出教育者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体验的关注。

当代语文教学方式的重心经历了从重视教师的“教”到重视学生的“学”的转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理论影响,人们信奉“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学方法上以讲授法、问答法为主。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对学生的“学”逐渐重视。2001年启动的课程改革是借鉴芬兰经验的,其指导理念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影响。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观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它改变了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不再将学生理解为教学过程中的被动体,而认为学生应该按其天赋的本能兴趣、要求和能力去自由地生长起来。2001年实验稿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认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小组合作、分组讨论等迅速成为流行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2011年修订版课标:体现课改中的修正、完善与反思

随着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推进及2001年实验稿课标的实施,语文教育的理念与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程改革成效显著,但在改革中也发现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调整和完善。2005年以后,人们对新课改有关概念的反思进入调适阶段,2011年修订版课标正是在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实验稿课标进行的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2011年修订版课标与2001年实验稿课标在大的框架结构上基本一致,只有第二部分标题由原来的课程目标改为课程目标与内容,附录中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这版课标最受关注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性质中加入了对语文课程的概念性界定,二是在课程理念和教学建议部分修正完善了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表述,三是以小标题的形式具化了评价建议。

2011年修订版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补充加入了对语文课程的概念性界定,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界定强调了语言文字运用,被认为是对课改后语文教育人文性得以张扬而工具性式微的反拨,是语文教育自身否定之否定之后的调适。跳出争辩,审视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不难理解这是语文教育研究者对语文学科本体与课程价值的思考。

语文知识问题一直是当代语文教育关注的重要话题,是否关注语文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被认为是传统语文教育与现代语文教育的分野。上世纪末,对科学化的过度强调逐渐消解了语文教育的思想性,使之逐步陷入技术主义路线,语文课一度被教成语言文字训练课。2001年实验稿课标中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等要求,训练一词不再被提起,取而代之的是体验”“熏陶”“感悟等词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教育减轻了负担,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这种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也带来了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困境。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淡化语文知识教学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这又引起了语文界的警觉和反思。2011年修订版课标删掉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等提法,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系统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这一修正为2017年统编语文教科书中语文知识的暗线回归奠定了基础,促使当代语文教育逐步树立起重建知识体系的信念。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评价问题日益引起研究者关注。2011年修订版课标对评价建议部分作了重要修改,列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四个小标题,树立起了促进学习的评价观,引导人们对评价功能的关注点从甄别和选拔转向了诊断、反馈、激励,评价的类型与方式从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发展的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为主转向多元主体。

三、2022版新课标:明确核心素养时代的育人要求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这可以看作启动新一轮教育变革的宣言。2016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发布。20224月,国家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

2022版新课标在继承2001年实验稿课标、2011年修订版课标的基础上,立足课程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回应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追求,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语文课程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课标的指导性。从文本内容框架看,2022版新课标变动明显,主体部分增加了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两大基本板块,又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核心素养内涵条目,在课程实施中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条目。2022版新课标较之前两版课标变化较大,本版课标的核心概念主要有: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

2022版新课标在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维度上由原来的三维目标改为核心素养。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的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课标将义务教育段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并对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内涵作了概括性解释。与2017版高中课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比,2022版新课标将文化维度列在了首位,更重视语文教育以文化人的课程品格。课程目标的确立源自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期待,从双基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当代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维度的演进,反映了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包含着人们对语文教育的价值理解。整体看,语文课程目标日益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完整的人。

2022版新课标较以往最大的突破就是架构了语文课程的内容,课标规定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主要为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共设置三种类型六个学习任务群。这六个任务群与高中必修课程的六个学习任务群命名略有不同,但核心内容基本一致,显示了课标一体设计、学段衔接的思路。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开,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更鲜明地凸显2011年修订版课标所界定的语文课程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特征,凸显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有利于语文教育实现从学科本位到素养本位,从教语文到用语文的升级转型,从而促使新世纪课程改革以来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科学习中落地。

学业质量部分为2022版新课标中新增加的内容,新课标指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课程核心素养要求。它是语文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长期以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只规定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而对相应学段的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水平并没有具体规定,这导致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很难把握深浅程度。2022版新课标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的划分,描述了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以及学生在每个学段结束时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能够帮助教师聚焦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发展水平,更好地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广度,使评价能更加准确地反映人才培养要求,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值得注意的是,课标列出的语文学业质量标准是按照日常生活、文学文化、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运用情境描述刻画的,这些标准如何对应六个学习任务群以及“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大语文学习活动板块,真正达到教学评的一致,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研究。

总之,新世纪以来颁布的三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后相继,稳中有变,不断发展,呈现了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学与评价”等基本问题不断追问与阐释的历史,比较三版课标,把握住这些基本问题,必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的核心概念,在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中抓住关键问题,做到纲举目张、执本末从。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一般课题“新世纪课程改革二十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1JXY14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