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育的细节

发布日期 : 2013-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临沂市第六实验小学   姜自凤

 

“人无完人”。我自认一直是个在生活方面比较粗心的人,因为我从不追问自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觉得如果他出现问题,老师就会打电话告诉我了。当然,我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我往往关注的是我的课堂讲授状况和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每天,我都想着如何让学生喜欢我教的学科,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所以,我每天都在忙碌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因为“忘我”而无暇顾及其他,比如聊聊学生的课下生活,比如调查家长对教师的各种评价。

六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稚嫩的“小鸟”出飞了,而我也暂时离开了教学一线。有时间拾起理论书籍,看到专家的各种言论,我忽然发现自己遗漏了很多教育的细节:

——遇到一位熟识的家长,在谈起自己孩子的学业时,她真诚评价曾带过她孩子的我的一位同事时说:“孩子以前的班主任真好!虽然孩子毕业好几年了,但有时由于匆忙拨错了号,他接了以后从来没有直接挂掉电话,总是问问孩子的学习状况,真是一位细心的老师。”而我呢?当以前学生的家长偶尔给我打电话时,我只是淡淡交谈几句就匆匆挂掉。潜意识里,我已经把他们划在了过去的时间里了——虽然当时我也曾真诚地付出过。

——教师是什么?是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一种特殊职业者。一位同事的学生毕业了,但最后考试的结果却并不理想。他们班是同事从一年级就带上来的,师生感情很深厚,并且一至五年级的成绩都排在平行班级前面,学生也被公认为很“活”,但为什么最后成绩不好呢?原来,这个班的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得非常“势利”,非常“功利”,其他班的老师不管让他们帮什么忙,首先都要问“有什么好处”。发展到快毕业时,除了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其他任课老师在他们班上连课都无法正常进行下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难道仅仅是学生的原因吗?“楚王好细腰,群臣皆饿死”,作为教师,我们的行为是否在无形中给了他们一些暗示?当我们口起呵斥之音、心起失智之火时,当我们自觉或者不自觉流露出自己或正确或不恰当的喜好时,我们是否有如履薄冰的感觉?“以人为镜”,也许我们会知道自己的得失。

细节,往往不像我们感受到的那样渺小、可有可无。因为教育的细节往往不是细节,教育的成功往往就在细节里。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细节,相信我们会发现更多,会收获更多。

 

(《山东教育》20134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