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发布日期 : 2012-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桓台县索镇实验学校  博    于亦江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活到老,学到老。”简简单单六个字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一个人生命的历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伴随人的一生,生命不止,学习不止。人与人之间后天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差距,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每个人对学习表现出的态度各异造成的。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又决定效果。

作为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更是一个终身不断学习,主动发展的职业。教师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名师,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名师。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平庸地做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最终成为一个教书匠,而没有成为一名广受学生欢迎的名师。

一名优秀的教师往往其课上得好,上得精彩,上得生动活泼,引人入深,妙趣横生,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最近有幸在全国第四届中小学人文素养研讨会上欣赏了上海著名小学语文教师戴建荣执教的《静夜思》一课。四十分钟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学生们还陶醉在教师营造的优美课堂意境中,意犹未尽,一批初次接触戴老师的小学生最后竟与他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课如何上到这种地步并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上好课的前提,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什么教师要懂得那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以及那些跟中学所学的教材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呢?这是因为: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戴建荣老师的课之所以有魅力,之所以吸引人,与戴老师平时多读书是分不开的。二十个字的一首古典诗词,戴老师却充分调动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进行了一场思接千古、视通万里的精神旅行。由此可见,教学工作之余,教师在读书的路上能够坚持多久,将最终决定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得多远。所以我们教师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然而在当下的教育环境,许多教师心态浮躁,放弃了读书这个对自己专业成长和发展有极大好处的良好的传统,在教学工作中抱着一种投机取巧的心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自己的课搞得花里胡哨,甚至为了参加各种名目的公开课,精心围绕某一节或某几节课,运用各种手段,把课程设计得时尚、洋气一点以此来取悦评委和听课的教师,全然不顾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内心需求。有人戏称当前的教学评优活动是在作秀,我觉得一点也不过分。

教学活动是由人来进行的。活动的主体是人,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学活动虽然是通过某种形式展开的,但形式是永远服务于内容的。虽然社会的进步让高科技手段进入了课堂教学之中,并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但作为具有主导作用的教师永远是课堂的主角,这一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再者教学活动是一项长期行为,教师的业务素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上一两节精彩的课并不难,但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以及由此支配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却不是短时间就能拼出来的。它需要教师在业余时间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唯有坚持读书学习,才是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从教立德、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教之基。冶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教师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径也是读书学习。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率先垂范给后来的教师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他老人家在教师岗位上本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原则倾其全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之中,为中国教育开了良好的先河。时至今日,孔子的这一做法仍是每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学而不厌体现着教师内心的开放、自强不息和奋发有为,而诲人不倦则体现着教师的爱心、耐心和敬业精神。作为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保持内心的开放和鲜活,才会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精神需求。否则,教师的思想河流就会失去源头活水,教师的诲人不倦就会变成无休止的唠叨和空洞的说教。教师教学就会变得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师的劳动就会变成低效甚至无效劳动。

教师教书育人,其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读书学习是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古今中外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现象: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近五十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三千多年的总和还要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作“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支教师队伍也是这样。正是基于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和对自身使命的清醒把握,我们教师更要学会学习,加强学习,形成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对所有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来说,这实在是一条必由之路,想走捷径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今天的教师,大都受过高等教育,教育背景好,学习能力比较强,很多教师有自觉读书、勤于读书的习惯。但不少人在读书的过程中存在着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和急功近利的毛病。只有深刻认识到教师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水平这一点,才会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会在我们的从教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

总起来说,读书是多多益善,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学习追求应当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因此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有选择性地读书对我们教师来说十分必要。在大量书籍中,教师应当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自己爱好和有兴趣的书来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就一般情况而言,教师应当读下列三个方面的书:

首先要熟读教材。当教学出现“卡壳”时,能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体现出丰厚的底蕴和高超的教育智慧。教师只有对整套教材的全面把握和融会贯通,才能如此从容地应对意外,调控课堂。其次要精读经典。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的规律和真谛,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较好地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有人测算,在人的知识库中,经常有用的知识只占其知识总量的30%左右。因此,教师加强现代知识的扩充和更新,十分必要。第三要泛读文史。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师需要渊博的知识,阅读这些书,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能够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教学左右逢源,挥洒自如。教师都应该把提高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作为读书学习的重要目标,通过读书学习进一步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使自己不断增加对本职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境界。

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坚定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和教育教学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过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教师读书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工夫、苦工夫、细工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这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和教育教学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戴建荣老师的课之所以上得生动、精彩、传情,就在于他是一个勤于读书,善于积累的人,长期的积累使得他厚积薄发,从而驾轻就熟地驾驭课堂教学,成就了他在教师道路上的精彩人生。

读书既是欣赏别人,也是在挖掘自己;读书可以使人的心灵保持年轻,并使人的思想永远鲜活。只要坚持读书,用人类的精神财富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山东教育》20124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