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之强厚植群众幸福之本

发布日期 : 2023-09-28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 吴广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讲话高度肯定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刻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科学全面回答了建设教育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意义重大而深远,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以教育之强厚植群众幸福之本,努力开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加快推进临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一、深刻领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课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这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性质定位,强调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作用。

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要突出铸魂固本,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德育品牌,充分运用临沂丰富的红色资源,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持续开展“讲故事、学理论”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当好红色传人。持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抓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系统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性和创造性思维。健全“双减”工作协调机制,落实“黑”“白”名单制度,完成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工作,出台规范办学行为正负面清单,巩固“双减”工作成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实施体育美育“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创建工作,大力倡导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造素质教育的临沂品牌。

二、深刻领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不仅反映了教育理念的深化,也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

我们必须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特殊教育适宜融合发展,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到2027年,初步建立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到2035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教育强市需要。持续实施强镇筑基行动,支持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共建、捆绑评价,实施品质学校培育工程,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实施职教突破年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职普融通,启动“百名沂蒙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工程”,实现统筹谋划新突破。协调推进5所高校建设和2所新设高校落地建设,不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人的素质提升及全面发展。

三、深刻领会“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一高屋建瓴的论述为建设教育强国擘画了蓝图,赋予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

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筑牢建设科技强市和人才强市的根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把优秀人才集聚到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事业中来。

强化科学教育供给,拓展优化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时空,探索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科学教育新机制,形成协同培养新格局。深化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学科组织模式,走高水平的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之路。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教育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力。

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更好适应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模式以及资源配置方式,增强职业教育的创造性和竞争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四、深刻领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作用,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这深刻阐明了教师的重要地位作用,为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提供重要支撑。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从细处入手、实处发力,抓牢抓实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和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落实师德满意度测评和师德考核,全面实施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强化结果运用,引导广大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

完善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抓好“三名工程”人选培育,重点抓好名校长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合理流动,更好实现临沂教育均衡发展。落实落细弘扬尊师重教社会氛围的各项举措,着力构建社会氛围、待遇保障、制度建设、权益维护、评价激励等全方位的教师发展保障体系,支持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安心从教、静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五、深刻领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部署要求,推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这些论断着眼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强调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动力源,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紧紧围绕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着力深化教育改革创新,通过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教育。创新教育督导方式方法,试行“数字化”督导。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要求,推动县区落实各类教育生均拨款制度,教育经费更多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确保教育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落实,不断将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确保到2027年形成配套性的常态长效实施工作机制,培育一批深入实施新课程的典型区域和学校。

实施乡村数字校园建设攻坚行动,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确保年内实现全市“数字校园”覆盖率100%。优化教育结构布局,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服务临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能力。

六、深刻领会“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并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回答了教育强国的保障问题,彰显了教育强国的各方责任与担当,为统筹各方力量、集聚各方资源,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确保教育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认真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职责,统筹整合资源力量,推动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在临沂落地生根。

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大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力度,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党务工作提档升级”“一校一品深化提升”三项行动,深化系统作风整治,抓好清廉学校创建,为建设教育强市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促发展、谋未来的理念,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等方面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真正做到“三个优先”,即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在财政资金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

坚持统筹协调推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学校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让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家庭要强化“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社会要把统筹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作为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系临沂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临沂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