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幸福

发布日期 : 2011-11-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东平县东平街道办事处无盐小学   李冬菊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大学时我就一直对苏霍姆林斯基这句平凡的话语甚感兴趣。跨出校门,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年,我更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

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十分清冷的早晨,我兴高采烈地奔向教室,心里默念着前一天夜里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的自我介绍词,想着一定要给孩子们一个最深刻、最温暖的开场白。踏进教室的那一刻,我愣住了。原以为会有欢呼声,会有议论声,或者会有打闹声,总之,应该有点什么声音吧。可是我错了,这里安静极了,孩子们商量好了似的一个个趴在课桌上,时不时用略带厌恶的眼神瞟我一眼。不用说,这群小家伙还在因为换班主任的事情闹别扭呢!在他们看来,这样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完全是因为我的到来而造成的。

眼下的情景,我那些准备了好几遍的演讲词看来是没有什么魅力了。看着他们的样子,我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绕着教室转了一圈,然后说了一句:“孩子们,还有两个月就是元旦了,大家说咱们班应该怎么庆祝呢?”问题抛出去三秒钟之后,教室里开始有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又三秒钟之后,整个局面就已经基本在我的掌控之中了。

在之后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问题和压力接踵而来。上课时,坐姿不端正,课堂纪律差;下课时,纸团漫天飞,卫生意识差。我没有气馁和放弃,而是逐渐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

有一次,我让孩子们背诵古诗词。当背到《咏鹅》时,不知班上是谁发出了一声怪叫,惹得其他学生都捧腹大笑,无心背诵。当时,我又气又急,真想破口大骂,把那个孩子找出来狠狠批评一顿才解气。可转念一想,如果我恼羞成怒,孩子们更会对我“敬而远之”。于是,我舒了口气,笑了笑说:“我想刚才那位同学肯定是想给我们的《咏鹅》做配音,只可惜学错了鹅叫,有哪位同学能学学鹅是怎样叫的呀?”孩子们先是怔了一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便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看孩子们的积极性提上来了,我灵机一动,索性不再死记硬背古诗了,课堂是活的,通过其他形式帮助他们背诗不是更好?“今天,我们就以‘鹅’为题,展开你们的想象,来个‘故事会’怎么样?”孩子们纷纷拍手叫好。于是,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就有了“包着红头巾的鹅大婶”“迈着八字步、腆着肚子的鹅将军”等形象。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调皮生动的语言让我折服。短短一节课,拉近了我跟孩子们的距离,也让我真正了解了他们的需要。课后我反思,孩子们不是需要一个板着脸的严师,而是需要一个适时“幽它一默”、和蔼可亲的恩师;孩子们不需要“填鸭式”的你教我学,他们更需要一个灵活、互动的课堂模式。这种课堂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学习知识,还发散了思维,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们慢慢被我幽默的语言、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所吸引。终于冲破了上课这一关,但班里纸团漫天飞的现象还是着实让我头痛,看来他们习惯了用这种方式处理废纸。有一天,我翻开手工书,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用纸浆做杯子的手工。于是计上心来,我便利用周末照葫芦画瓢做了一个,没想到周一班会上这个杯子竟成了瞩目的焦点。我“故弄玄虚”一番引出制作的材料是废纸,并倡议孩子们把废纸收集起来做杯子。第二天再来班里时,废纸都乖乖地躺在我事先备好的纸箱里。之后,教室里不再纸团乱飞了,而孩子们做出来的作品也让老师们惊叹。

时间不断流逝,问题还在不断涌现,而我在和孩子们的“斗智斗勇”中享受着这简单的幸福,为人师的幸福。

 

(《山东教育》201110月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