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发布日期 : 2023-09-28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文博学校 王普燕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数千年发展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的闪耀明珠。学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拓展文化认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并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身心素质、价值判断能力及品德修养,为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
一、完善课堂教学,增强传统文化渗透
一是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优势,开展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较多传统文化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讲解生词、分析内容等方面,还需对素材进行深入挖掘,透过内容本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六年级下册的古诗《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描写,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会背能默,更要带领他们走入诗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体悟古人遣词造句的精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但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借助线上博物馆、动漫游戏等形式,以智能互动的方式实现课本场景的活化和历史经典的复原,引导学生开启“穿越之旅”,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通过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游戏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比如学习了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之后,可以请学生上台演一演,讲一讲生活中像寓言故事一样的人和事,进而让学生引以为戒,学会明辨是非。当然,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不应局限在课本及课堂中,教师还要善于布置作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中列出的三则有关诚信的古训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诚信、诚信为什么这么重要,并搜集生活中的诚信故事,思考如何做到不失信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训提出的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二是打破学科壁垒,开展综合化项目实践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应局限于语文教学,还应创新课程设计和课程编排,将其融入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去,拓展学生的文化认知边界。如可以以“五谷丰登过大年”为主题,通过年货购买中的数学应用、手绘中国年、写写自己眼中的中国年、舌尖上的中国年等形式,融合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等各学科知识,多维度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年味,寻根探源,了解过年的习俗,感受亲人团聚的喜悦、长辈对晚辈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三是利用校本课程,设置传统文化经典内容。教师可利用校本课程设置教学专题,如漫话二十四节气、诗词说、风雅颂读、名著引读等,并在每个专题设置对应的传统文化经典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作业,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有效拓宽视野,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修炼基本素养。
二、优化学校环境,增强传统文化浸润
一是创设校园传统文化的物质环境,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如可专门打造校园传统文化墙、走廊传统文化墙、班级传统文化墙,张贴古训、历史名人事迹以及学生亲手制作的传统文化手工作品或绘画作品等,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熏陶。
二是广泛采用晨诵午练、手绘古诗、校园话剧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精神环境的教育浸润。如结合节气和生活实际开展传统文化诵读,立春节气可以诵读《春园即事》,雨水节气诵读《观田家》,惊蛰节气诵读《桃夭》等,让学生感受古人“感时应物”的节气律动感,学会尊重自然、顺天应时;开展手绘古诗活动,请学生以四格漫画的形式画出古诗的情境,感受诗中的意蕴和哲理,提升文学素养;充分利用各班升旗仪式、国庆展演、六一展演等机会,排练各种传统文化剧目,也可请有相关才艺的学生进行民族乐器表演,让学生陶冶情操,调节身心;在校园一角开辟格子农场,带领学生进行农耕实践,增强与大自然的链接感;阳光大课间时,可带领学生学习五禽戏、中华武术表演等,锻炼体能的同时,还能感受中华武术的精神内核;班会进行中华礼仪的教育与学习拓展,内化传统文化中“推己及人”“反求诸己”“见贤思齐”等人际交往规范;春节期间开展春联创作大赛,通过挨家挨户观察不同的春联,学习春联对仗的技巧,也可尝试用毛笔书写春联;元宵节则可开展猜灯谜、做花灯等活动,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联合多方共育,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一是强化“引进来”,发挥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有益补充力量。聘请具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生家长、传统文化教育专家等,内联本校教师资源,组建传统文化师资团队,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如在开学典礼时聘请孔孟教育专家来校参与学生的“开笔礼”,同步开设家长课程,以家长带家庭,完善家教家风建设;引导家长重视节日的仪式感,尽可能在传统节日时营造节日氛围,让孩子了解节日的由来与发展,感受节日饮食文化、风俗习惯。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礼仪教育,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描述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让学生在诵读识记中明确规范,并自觉约束行为。
二是开拓“走出去”,发挥社会实践和研学教育的带动促进作用。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非遗中心、纪念馆、名胜古迹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开设校外第二课堂,带领学生通过实践真切感知、亲身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社会实践活动要避免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尽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积累感性认识,如亲身体验活字印刷术、表演皮影戏、寻访城市的历史名士等,进行沉浸式学习。注重建立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间的联系,可由老师发出“跟着课本去旅行”的倡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研学、参观等。如完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的教学后,教师可布置作业“寻访或查阅家乡的风俗人情,如传统节日、特色风俗、传统美食、家乡名人、服饰特点、历史遗迹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朴素情感。同时,建立多方联动、资源共享的传统文化育人平台,助力学生在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社会环境浸润下茁壮成长。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全环境育人是重要的形式和手段,而优秀传统文化是有效教育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多维融入,能纵深助力全环境立德树人,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