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教育成为“非爱性掠夺”

发布日期 : 2010-04-05点击次数 : 来源 : 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高淑华

  住处附近是一所曾经盛极一时的公办民助寄宿制学校。可惜短短几年时间,就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前年冬天,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出面下,这里成了当地另一所学校的分校,曾经混乱的事态才总算渐渐平息。其实,这所学校占地挺大,环境也算不错,当初建校的时候,硬件的投入也可谓不惜血本,最终落得如此结果,颇让人惋惜。归属交替,自然会有一番大兴土木,于是,暑假期间,学校进行了整修。盛夏的傍晚,住在附近的我们常到里面散步纳凉,学校的大门朝北,与大门遥遥相对的影壁做成了巨幅的宣传画,这还是前年暑假学校改朝换代前新做的。想来,这也是当时学校为了扭转局势力求旧貌换新颜所做的挣扎的一部分。可惜,装饰一新的校园外部环境最终也没能挽救学校倒闭的命运。


  影壁墙的正中央是一个约两米多高、一米多宽的巨大的“爱”字,鲜红的大字,天蓝色的背景,强烈的色彩对比颇能冲击人的视觉,昭示着教育的本质。可就在这硕大“爱”字的两边,占据巨大的墙壁其余部分的却是一幅幅囊括中外名校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从中国的清华、北大,到英国的剑桥、牛津,再到美国的哈佛、麻省理工,这面墙壁俨然就是一部巨版的世界名校录。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在我眼里,把这些名校和那个“爱”字放到一起,俨然就是时下扭曲的教育观的生动再现,让人心里觉得别扭。长久以来,作为教育者的一员,我一直很困惑,时常在矛盾中挣扎、苦恼,总在质疑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究竟该是什么,什么才是教育的本质?作为一个教师,一所学校,我们又应该把什么放在首位?似乎这一切,理论上都有现成的、毋庸置疑的标准答案,可现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教育界关于爱学生的口号花样迭出铺天盖地,广大家长更是在爱孩子的大旗下用爱的名义使出浑身解数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他们在爱的名义下所做的一切的最终指向,就是让孩子考取一所好大学,最好是墙上图示的那些中外名校之一。在他们看来,只有好的大学才是孩子一辈子幸福人生的唯一入口。于是,像《哈佛女孩》《牛津男孩》之类的书畅销不衰;每年高考结束,各地争相炒作高考状元;老师、家长们更把“我还不是为你好?考不上大学,看你今后怎么生活!”当作放之教育而皆准的真理。可又有谁统计过那些高考状元们过的是否幸福,有谁又关心过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作“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是一种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就如许多家长、教师对孩子所做的一般。


  我中学时代的班主任教训学生时常说这样一句话:我宁肯让你们现在恨我,也不能让你们将来骂我。或许,在教育工作者看来,没人敢拿孩子的青春赌明天,所以只能逼着学生看书再看书。看《家有儿女》时有这样一个情节印象深刻:一个邻居到刘梅家炫耀自己的女儿钢琴已经过了几级,正预备参加什么比赛,被激起了虚荣心的刘星和小雨开始抱怨妈妈怎么没从娃娃抓起也培养自己点特长什么的。气不打一处来的刘梅数落刘星说:“当初怎么没让你学?画画、象棋、乒乓球,你算算我给你报过多少班、交过多少钱!可有一样你认真学了吗?”刘星反唇相讥:“我那时候不是小,不懂事吗?您作为家长,得强迫我学啊!怎么能由着我的性子呢?”


  上高中的侄女时常会跑来我这里诉苦,拿她的原话来说那叫“逃避”———逃避她妈妈的唠叨和管教。侄女感慨说:“姑姑,和你沟通很自然,可和妈妈沟通就太难了,有时候,妈妈简直不可理喻。”我认真地告诉她说,因为我只是你的姑姑,不必为你的将来负责,担的心和责任也少。我这不是矫情,是大实话。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一个人,如教师和父母,正是因为感到肩头那沉甸甸的责任,为了怕等孩子大了以后后悔埋怨,才会对孩子有那么多的干涉和强迫。可问题是,有好的动机和好的出发点,不一定保证有好的结果。我们这些一厢情愿的为孩子未来人生的规划和现实的意愿强加,又有谁能保证结果一定会如我们所说的是“为孩子好”?


  爱孩子,自然希望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可究竟这个幸福人生的标准是什么?具体我们又该怎么做?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我们这样的忠告:“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没有给予学生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那么,我们的教育方针、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到底该放在哪里?是致力于把人送进大学,还是关注人一生的幸福?这是个但凭一人、一校无法解决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只希望会有一天,这不再是教育的痼疾。


(《山东教育》2010年3月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