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当成孩子

发布日期 : 2018-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   黄  芳

 

教过一年级的老师都习惯把学生刚入学的那一个月称为“黑色的九月”,这一个月的脚不离地、声嘶力竭是没有接触过刚入学学生的人无法体会的。为了在一个月内达成我的目标,我不光绞尽脑汁,连“胆汁”“果汁”也一并绞尽了。

那天兴起,我决定看看其他科任老师上课时孩子们的表现,我就悄悄走到教室后门,做了一次那个趴在教室后门玻璃上的班主任。透过那方小玻璃向教室望去,大部分孩子在认真听课,有几个孩子在东张西望。有的孩子看到我,立马调转方向一本正经看向黑板,可是有一个小男孩,竟然没有丝毫要转身的意思,他冲着我笑,还伸出小手远远地向我打招呼!

天啊!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崩溃的:自己两个多周的苦口婆心、谆谆教导竟然都付诸东流了!

我能想象出自己晦暗的脸色,我继续盯着那个小男孩,我想,在我威严目光的扫射下他会乖乖转身的。

然而并不。

小男孩的脸上继续漾着微笑,在微笑浸染下的眼睛也显得格外明澈。他执着地向我招手,仿佛在等待我的回应。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刚满六周岁孩子的心理:我从前门走进教室,那是要上课的老师,他们得规规矩矩坐好;我悄悄出现在后门的玻璃外,那是跟他们玩捉迷藏的伙伴,他此刻一定在为自己发现了我而惊喜。

我赶紧微笑着向他招招手并指指黑板,他这才心满意足地转身听老师讲课去了。看着他挺拔的小背影,我很庆幸当时没有大喝一声让他坐好。

我已无心继续趴在那块小小的玻璃上,悻悻地转身回办公室了。可是小男孩那至真至纯的眼神与微笑却在我心里一圈一圈荡漾开去,氤氲了整个心房。我突然顿悟,最好的教育不是苦口婆心揠苗助长,而是来自老师、父母意识形态上尽可能的“不焦虑”,把孩子当成孩子,学会理解孩子的世界,在与孩子世界联结的过程中引领他们慢慢成长。

把孩子当成孩子,所以,在孩子的鞋带松了的时候,我没有弯腰帮他系好,而是站在一边兴致勃勃地看他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对折、交叉,穿过去刚好可以拉紧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我没有催促他,只是静静地等着他把那个蝴蝶结扎好。

把孩子当成孩子,所以,在孩子打开铅笔盒,袒露出一排没有笔尖的铅笔时我没有抓狂,安静地递给他一支;在教拼音时,看到自己讲解板演半天,孩子本子上出现的竟是一串“鱼泡泡”时,我轻轻地把着她的手重新写……

慢慢地,我认识到其实教育就是一个与孩子一起生活、一起成长的过程。学会与孩子一起分享,学会理解孩子的世界,许多在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更无法代劳,我们只能慢慢等待。

把孩子当成孩子,一下子感觉天高地阔,气定神闲。有的孩子适应环境快接受能力好,就让他舒展他的身体去追赶新奇,体验生命飞翔的速度;有的孩子总是后知后觉慢上半拍,就让他停下脚步听听心灵的回声,猜测那个来自灵魂深处的秘密。

把孩子当成孩子,慢慢地学,慢慢地悟,慢慢地感受生活的温度。

 

(《山东教育》20184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