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章程:制度与文化的和谐存在
发布日期 : 2017-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海阳市实验小学 邢陈强
当下,各学校在积极构建现代化的学校章程,以实现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健康、稳步推进,落实“管、办、评”分离中学校自主办学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但是,在章程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这样几个误区:一是将章程建设变成学校制度的简单合并,成为几个人东拼西凑、最终束之高阁的一卷文宗;二是急于求成,对学校的历史传承、实际文化与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缺少分析研究;三是过于刚性化,忽视人性化的和谐促进;四是千校一面,缺失“一校一章程”的个性化、针对性特征,等等。
笔者认为,构建现代化学校章程要做到制度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它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程,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分析与把握学校章程的基本内涵
社会学家认为:制度章程是稳定地组合在一起的一套价值标准、规范、地位、角色和群体,它是围绕着一种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它提供了一种固定的思想和行动范型。法律学家和政治学家认为:章程通常用来表示种种内在联系着的社会规则给人们的互相作用以一定的方向性并使之定型化。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解释:学校章程是学校最基本的规范性文件,它是根据教育法规,对学校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各部门的职能和教师的职责以及财务活动等制定的管理制度。
综上所观,笔者认为学校章程是在社会与法律的规定下,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方向和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而制定的规范化制度。它是面向学校及家庭等全体人员的,是引领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宝典与制度标尺,具有规范性、约束性、独特性、历史性、文化性、工具性等特性。章程相对于制度而言在语言表述上更加规范,在内容表现上更加全面系统,在目标意义上更加凸现其价值引领、榜样示范和制度约束。章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没有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的章程是不存在的,没有制度秩序和规则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章程建设与学校最终的文化形成一定是互为依托、唇齿相依、和谐共存的。
二、弄清学校章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上文提到的学校在制定章程的过程中存在的四个误区是较为普遍的问题,该如何避免与解决呢?
问题一:东拼西凑,束之高阁。
对策:集中会商,合理分工。学校章程的建设是一项繁杂、具体而细致的工程,单靠一个人、几个人是很难完成的,需要集众人之力,团队协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要成立“章程建设领导小组”,先集中会商,然后分工合作,再集中研究,最后分别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全体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在章程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学校以往已经形成的制度文本,要进行重新梳理、分析,该删的要删,该增补的要增补,该合并的要合并;对于需要增补的制度要考虑周到,坚决不允许从网上下载、拼凑。章程的最终起草与完善要本着理性、清晰、严谨的原则,不能用抒情、演绎的表达方式,最好由专人负责修订。另外,由于章程建设的完整性、整体性不够,导致“就事论事”的现象比较严重,条文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和整体布局。究其原因,在于学校领导缺乏战略眼光和格局意识,学校内部不同领域各自为政,缺乏整合机制。对此,学校主要领导应该精确把握,整体协调,宏观调控。
问题二:急于求成,缺少研究。
对策:继承完善,发展创生。学校章程是学校多年来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学校章程的核心是价值观,最终体现是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而文化是长期形成的,需要传承,需要延续。对于学校中的优秀制度文化一定要继续传承下去,在章程的建设中充分体现出来。要对以往的学校制度、学校文化进行充分的研究,扬长避短,发展创新。如某校的“桌边教研制度”:每周二、三、四下午放学后半小时进行教研组内主题教研。经过几任校长的延续,已经形成了学校教师的自觉行为,大家围坐一圈或畅谈一天发生的教学故事,或对某一堂课进行共同研讨,畅所欲言、其乐融融。这种本是制度约束的行为,最终变成教师的自发与自觉行为,由制度约束形成了教师的教研文化。此外,对于教师反映比较强烈、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要进行大胆扬弃,因为章程本身是为学校、为师生更好地发展而服务的,莫因某几个人的意志而影响整体。
问题三:过于刚性,忽视人性。
对策: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传统的学校管理往往是由少数管理者所制定的制度来规范学校的各种行为,造成过分强调制度的刚性化,却忽视了人性的存在。教职工以及学生只有服从才会符合要求,严重制约了人的发展,置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于不顾,只管体现个人意志,这也是封闭化、集权化、官本位思想的遗毒。如F校为了学生的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在学校任何场所不得跑、跳,不得疯闹,要按照规定的路线走路等。这一制度的制定者本身就没有把学生的天性和人性放在眼里,为了安全而安全,久而久之把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生命约束成唯唯诺诺的“麻木者”,人的自由灵魂缺失后,还谈何教育?
问题四:千校一面,缺失个性。
对策:目标定位,价值引领。学校章程一般包含总则、学校管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学校资产管理、学校与家庭、社会关系建设、附则等九个方面。但有的学校在构建章程的过程中往往不假思索将他校的“芽”嫁接在本校的“枝”上,导致千校一面。要知道学校的“根”与“本”不同,即使接上“芽”生长时间也不会长久。其实,在章程的总则中要对国家相关的教育法则进行简要阐述,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进行描述。总则就是反映了一部章程的价值定位,学校的办学目标不同、办学理念不同,下面相关的教育教学、师生管理等方面也不会相同。如A校的办学特色是书香校园建设,B校的办学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A校的办学理念是成功教育,B校的办学理念是生本教育。其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章程建设肯定会不同。章程建设只有立足本校实际,才会鲜活有生命力。
三、明确学校章程实施的过程与方法
我们在基于学校发展历史传统、学校校情、学校文化、学校环境等方面制定出一部规范可行、师生与家长共同认可的章程后,关键还在于落实。《教育法》指出,学校必须制定学校章程并且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与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设现代化学校制度,加强章程建设。各类学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那么,该如何落实章程?
1.价值认同。一部章程颁布后,落实的关键首先是认同。我们要尊重学校成员的主体地位,与大家共同解读已有的章程,在解读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因为,我们的章程是建立在学校发展和师生美好未来的基础之上的。制度约束是为了更好的民主与自由、发展与创新,所有的教育资源包括学校章程都是服务于学校每一位成员的自主发展的。如果他们的发展不是自主而是强迫,那么,学校里的活动就不是教育,而是训育、灌输、操控。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校成员的主体地位,彰显出他们作为已有制度的创造性解读者、新的制度的积极创建者的自主尊严。通过章程的学习、解读、宣传,通过平等的交流、真诚的讨论,从中读出内涵,品出情感,产生认同。
2.榜样引领。当然,价值认同要有让师生认同的理由,在落实过程中只有公正公平,才会自由自觉。首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人对事,要一碗水端平,章程面前人人平等。在管理的过程中,要讲原则、有理性,不能陷入人情的泥潭里,要以集体决策取代个人专断,在学校中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领导文化,使教职工和学生自觉地执行章程。如Z校在年终考核时,以为年轻教师在评职称时还用不到优秀就压低其考核分值,将考核章程的天平倾斜导致没有依章办事。殊不知,年轻教师刚毕业,正值青春年华,同样需要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得到价值的体现,辛苦、努力工作一年反而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对其未来的工作是一种莫大的打击。其实,我们要树立典型榜样,积极树立领导、教师、学生、家庭等各个层面的优秀人物,他们全力诠释、执行学校章程,成为学校文化的精神标杆,以榜样的力量影响更多的人和事。
3.文化自觉。章程落实的理想状态是形成自觉的章程文化,人人拥护章程、执行章程、落实章程,这是制度与文化的和谐共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季苹在《学校文化自我诊断》中指出,“学校文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其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如果我们从行为的表象来看人人遵章守则,但是其内心却强烈排斥、叛逆,这种文化现象其实比真实表现出来的更可怕。对于一件事情,师生在没有制度约束、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从内心深处认同的、应该做的真实的表现才是真正的文化。比如,S校开展全校听评课活动,个别年龄大的教师不想讲,说:“我不需要分数,无所谓,反正我不讲。”但是在学校教研组文化的制约下又不能不讲,不能因为一人而影响整个组的考核。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人人都讲、人人互助、人人向上的教研文化。这其实就是章程发挥的作用,长期下来,便形成了正面的导向力量与文化自觉。
“改革深处是制度,发展深处是文化。”我们可以用传统文化中的“道”来比作学校的章程,“道”是自然万物存在的法则,“道”无处不在。一阴一阳之为道,“阳”便是刚性的制度,共同约定人们的行事规则,它不是弹性的、脆弱的,而是刚性的、坚固的;“阴”则是柔性的文化,它浸润于学校之中,它无处不在。只有讲究“阴阳平衡”,才会利于万物生长,才会互融互通、和谐共进。
(《山东教育》2017年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