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量化考核”

发布日期 : 2017-07-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路学校   白术燕

 

笔者有一位同事,五十多岁,勤奋认真,严谨负责,教学成绩一直优秀,之前遇上一次职称聘任的机会,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不能按聘任的正常程序走,领导决定让全体老师以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是聘还是不聘。结果老师们的意见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一种是主张聘任,三十几年的工作时间,兢兢业业地付出,应该体恤和尊重老教师,要体现人性的温暖与关怀;另一种是主张不聘任,该老师工作量少,“量化考核”的成绩低,达不到聘任的标准,按照制度和程序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年龄大就超越制度。两种声音大约各占一半,最终这位老师因达不到85%的通过率而落聘了。

对此事,我好像没有态度,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我只是对在这里起关键作用的“量化考核”制度,这个规范、指导、考核老师们的制度,有着复杂的态度。

我是在“量化考核”的大海里呛过水的人。多年前我上中师,学校也是用“量化考核”来评价规范学生的。我文化课成绩优秀,书法绘画唱歌弹琴也不错,最不堪的是体育。100米短跑我经常补考,掷铅球逢考必不过,我天生身体平衡能力差,“跳山羊”课上我和“山羊”不知一起摔倒过多少次,然后再红着脸狼狈地爬起。体育老师眼里的不屑像小刀,让人想死的心都有。体育课是几乎所有学生喜欢的课,在我眼里却是噩梦。而因为体育,无论再怎么努力,我的量化成绩也总是不优秀。教育,让身在其中的学生很用心努力地学习,收获的却是种种羞辱和难过,“量化考核”算是怎样的好制度?

后来,我所在的中师学校被撤掉了,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听到此消息后,简直是欢欣鼓舞,热泪盈眶,太棒了——从此再也不会有学生像我们那样受到“量化考核”的折磨了!这种不人性的教育评价方式,这种让每个学生全面优秀的苛刻要求,不看长处只看短板的教育方式,让身在其中的学生受了多少煎熬和痛苦?现在想来,当年的中师教育,培养的是小学老师,是毕业后可以“包班”的老师,当然需要学生们样样拿得出手,所以用“量化评价”的方法来规范、指引和评价学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师学校取消也是合理的。决定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他的长处,而不是他的短处。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人生可以重来,我一定用更多的时间来多读一些书,多练练书法,而有些不擅长的科目只要达到60分就好。

在我最初当老师的几年,教育环境宽松,孩子们淳朴可爱,学校并不过分关注教学成绩,让我觉得做老师真是非常美好的职业。只不过后来,“量化考核”制度袭来,成了规范考核老师们的重要手段。刚开始我挺在乎,可渐渐就不怎么在乎,到现在甚至完全不理睬了。只是,要走过多少路,读过多少书,流过多少泪与汗,经历多少纠结和挣扎,才能做到像现在这样“风动幡动心不动”。那些刚入职的老师能不在乎吗?那些在职称上想要更进一步的老师能不在乎吗?

几个月前,我在某市教师百度贴吧上看到了一个帖子,是一位老师发的他们学校的量化考核成绩表格。下面跟帖很多,“知音”很多,情绪很多。有的说量化考核的项目杂,眼花缭乱,自己都看不懂,领导给多少分就多少分;有的说量化考核的项目乱,多种加分只能领导说了算;有的说量化考核的制度没有连续性和规律性……各种不满各种抱怨。当我看到这些跟帖时,心里特别着急:时光飞速流逝,生命如此宝贵,为什么还要这么在乎“量化考核”的那点分数呢?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去旅游,去阅读,去和朋友们谈心,去研究一堂课……我想得太简单了,他们的心情,或许与当年上中师的我一样煎熬挣扎。生命只能一步一步地走,该摔的跟头一个都不能少,有些事情必须亲自经历,而不能超越。

“因材施教”是老祖宗几千年之前就说得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了,老师们都耳熟能详,那么作为“量化考核”制度,需要老师们作业、备课、辅导、论文、成绩、卫生……样样优秀的时候,老师们有没有觉得自己被规范成了“标准产品”,样样通而样样松了?上级领导在制定政策时,有没有想到过于细致的量化考核对老师们的成长有某种束缚,没有最大限度地做到因人而异?老师们在各个方面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可能最后会一个个变得平庸无能,目光短浅,格局矮小,眼睛里只有量化考核的那点分数。深谙教育学心理学的老师们,我们也是校园里需要成长需要培养的个体,我们有没有享受到被因材施教的权利?

“扬长避短”,这是一个不新鲜的词汇,我觉得老师们应该有勇气这样做自己:喜欢捣腾课的老师,就可着劲研究课堂教学;对班主任工作有想法有兴趣的老师,就放心大胆地去尝试去犯错去总结去反思;对课外活动有想法的老师,就尽可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至此,才不会样样好而样样弱,老师们自己活得精彩,学生们才会成长得自由主动。

我只希望,“量化考核”这个制度,能给老师们最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让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扬长避短,把自己最优秀的那一面展示出来,这才是最人性最科学的“量化考核”该达到的目标。校园里,只有幸福快乐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

 

(《山东教育》20176月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