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布日期 : 2023-02-27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 山东省教育厅   夏贞鹏  刘晓文

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在德、智、体、美、劳这五个字上下足功夫,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德育为先

德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教育不仅要传递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蔡元培言:“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更何况,德育之德,小有个人品德,中有社会公德,大有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大德,无德影响的不仅是个人价值的沦丧,更会对社会、对党和国家的事业、给民族复兴带来严重的危害。务必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造福人民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厚植国家意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踏踏实实修好品德,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要体现德育的山东特色。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我们打造儒商品牌、举办尼山论坛,就是弘扬儒家文化的金字招牌。要教育学生尊崇践行根植于山东人内心的仁义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喻于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要从中汲取丰富营养,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山东也是革命老区,有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党群干群血肉相联、肝胆相照的沂蒙精神,要体现红色文化,讲好爱国故事,让红色基因注入血脉代代相传,让理想信念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了无数奇迹,要让年轻一代牢记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要教育孩子们知亲情、爱家乡,父母是生你养你的人,家乡是生你养你的地方,家乡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和感情,要让孩子们能真正懂得乡愁,更懂得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把山东人忠厚仁义的传统传承下去,时刻想着为山东人争光,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要创新德育方法。德育是做人心的工作,不走心就起不到该有的作用。要用心填上沟通的“代沟”、学会对话的“语言”,找到与孩子们的共鸣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教会学生感恩、助人、谦让、宽容、自省、自律,让学校真正成为化育为人的摇篮。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从微小处着手,把责任感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上,多一分热情、主动和勇敢,多一些对他人的关爱、对社会的关注,要富有爱心、保持正直、维护正义,学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敢于负责、敢于担责,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要在课堂内外为孩子们营造更多的伙伴环境,让他们在学习和做事中学会相互支持,渐渐懂得如何更好地融入公共生活。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又要学会用法律语言讲述德育故事,把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教育与核心价值观贯通起来,共同为学生铺垫美好人生。

二、优化智育

朱光潜说:“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要通过智育,帮助学生爱上学习,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着眼于能力和智慧为重,大力改革智育体系。

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山东的学生大多能吃苦,他们身上都有一些特质,有一股韧劲,有一种与生俱来不服输的精神,这也是一种山东文化。但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不能抱着功利心,学习是为了获取能力,提高修为,这样才不会把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爱上学习,善于学习,学而不厌。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会变。现在有些课堂,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陶行知当年说的“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现象依然存在。这里面有考试制度、体制机制的问题,但也有教学研究、教师水平、校长水平的问题,要系统设计,改变这种局面,改变为了应试教育而机械刷题、单纯灌输的方式。“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

要强化探索钻研的精神,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引导学生将学习成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价值,最终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面向未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家乡的发展,新时代呼唤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喷涌而出的创新能力。

要教学生知行合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学东西,要躬身实践,事上磨炼,“方才知是真”,不能学一套做一套,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求真善美、弃假恶丑。

三、加强体育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习和锻炼,一静一动。要通过体育帮助学生增强体魄、愉悦精神、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没有一个好身体,个人谈不上成长,国家谈不上强大,民族谈不上复兴。有的地方6岁上小学,10%左右的孩子已经近视了,到了初中近视率学生接近一半,高中读完只剩下10%的学生不近视,这样的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从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开始,保证孩子们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推动体育理念渗透到学生成长全过程。有专家讲,近视眼和户外运动有着密切关系,要树立整体的体育观,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孩子的视野能看出去,身体能跑起来。凡是财政支持的体育设施要向学生免费开放,公共资源要充分用起来。

要通过体育塑造奋发之气,引导孩子们追求阳光之美、健康之美、力量之美;要通过体育培养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着力培养有血性、有担当、有骨气的孩子,树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要通过体育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升华美育

美育,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前两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热播,“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宣誓爱情的坚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闲适的心情;“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达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美好的诗词似一股清流注入人们的心田,外卖小哥雷海等选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精彩表现赢得了满堂彩。这些平凡人不平凡的举动告诉我们,生活不只有眼前的平淡和忙碌,还有诗和远方。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育就是要教育孩子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心态处事和做人。但是在目前教育教学中,美育仍然是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少数轻普及、重考级轻素养,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缺乏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通过对作品的审美接受,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对世界、人生、社会的审美经验,从新的角度和立场来观察、理解、体验生活与生命,升华情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五、重振劳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劳动的意义,不言而喻。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离开劳动,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

目前,劳动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普遍都是欠缺的。“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理念,使得很多家庭错误地把学习和劳动截然分开,甚至把劳动当作没出息的表现。现在的孩子们绝大多数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长大,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辛勤劳动精神,要比过去花上更多心思。

劳动教育绝不是简单的劳动技术进课堂进校园,也不是简单的一门综合实践课。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是要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做有益于国家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辛勤劳动的意识,敢于克服生活中的“不容易”,挑战学习和工作上的“不可能”,通过辛勤劳动解决一个个现实难题,让人生出彩、让梦想成真,绝不可好吃懒做、贪图享乐。要通过劳动教育,让孩子们懂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新时代青少年的接续奋斗。要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劳动的意识,以诚为先、以诚为重、以诚为美,通过诚实合法劳动获得果实,摒弃华而不实、投机钻营。要树立创造性劳动的意识,善于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和创新性劳动,提升原创能力和动手能力。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劳动是最好的知行合一。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理念,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通过劳动使生活更丰盈、人生更饱满。

在北大未名湖北岸,有几座仿明清式建筑,分别以德、才、均、备、体、健、全命名。这饱含了教育者的拳拳之心,也反映了中华精神中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孩子们得以从补习班、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他们可以在大自然中放飞,在知识的海洋中驰骋,健康快乐的孩子越来越多,“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少……相信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方针的指导下,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将会全面系统地展开,孩子们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应运而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发有为,不断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