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并非越多越好
发布日期 : 2016-10-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济南市高新区教研室 华逢瑞
时下,海量阅读甚至天量阅读在许多学校越来越受到追捧,不少学校通过精简、压缩语文教学,腾出时间让孩子阅读。加大学生阅读量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见解的正确性毋庸置疑。不然,我们怎会将“上学”习惯地称之为“读书”呢?
然而,在倡导学生大量读书的同时,也应该同时关注读书的效率,即阅读数量与阅读质量的关系。
有次在某校,笔者无意间听到两位老师的对话——甲说:“俺班孩子怎么就是写不好作文呢?”乙说:“你让他们多看点书啊!”甲说:“没少看啊!可怎么还是不会写作文呢?”于是乎两人再也没话。
我想,从这段对话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阅读的价值取向问题;二、阅读的效率问题。
阅读的价值取向。阅读并非只为了写好作文,老师、家长、孩子若只为写好作文而阅读,会造成为孩子选择阅读书籍时偏重甚至只选择那些“作文选”或是作文指导书。这种急功近利的阅读,会造成孩子思想的浅薄与视野的狭窄,自然无补于“写出好作文”。古人云,取法乎上而得其中。只看同龄人写出的范文,即使能学得些思路与技巧,但也是等而下之,“中”尚不能得,又何谈“好作文”?再者,这类水平低下的书读多了,还会拉低孩子的阅读水准,以致只喜欢看那些轻松、消遣的书,头脑变得越来越简单和空泛。到那时,如何还能写出好作文?
阅读的效率。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阅读。撇开那些关于阅读的定义不说,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倒是颇可借鉴。这样的阅读态度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境界。达成这种境界,一是要习惯于查阅书目,关注书评,及时方便地从浩如烟海的图书中淘到好书。二是广泛浏览。一般的书刊、文章先大致翻翻,碰到精彩处再细细读来,可谓多快好省。作为老师,你的职责当然是自己广泛读书,然后再向学生推荐好书。三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会意”。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要想提升阅读效率,其一是要学会“筛选”,这是至关重要的阅读能力与习惯。大凡一本书、一篇文章,我们所要记住的不可能是全部,而只是其观点、情节、主要人物和精彩的语句、语段,读完之后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好一点的还会生发出一些联想,或是连带着有所评价——说出些好与不好来。若只是能一字不落地记住全部,那除了表明你的记性好以外,对读书来说并无裨益,特别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
那么,如何提高“筛选”能力呢?一是要善于捕捉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的重点章节、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因为作者在写作时,为了能让读者看得更加明白,往往会设置这些重点,以利阅读。二是要根据重点章节语段理出作者思路,以致基本观点、主旨和写作特色,以求整体把握作品。顺便说一句,这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预习”所要达到的目的。三来若是想帮助孩子学会阅读,老师或家长可在孩子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让孩子复述一下情节或主要观点、段落层次等,标准是越精练条理越好。切不可沾沾自喜于孩子能一字不落地背诵文章,因为这样的复述其实缺乏思维含量。四是持之以恒。“筛选”一旦成为习惯,读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如果说“筛选”是读懂别人的书,那么接下来的联想和想象,以及怀疑和批判就是将别人的书读成自己的书。西谚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按照阅读理论,作者写出的作品仅仅是半成品,那一半要靠读者去完成,如此才能把书读“活”。因为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书,即使学生只读中小学课本,他们读过的文章也不算少了。但是读书的效果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未能在所读之书中建立联系(扩而大之,未能与生活建立联系),未能用自己的思考去读书,应该是主要原因。众所周知,知识只有形成系统才能称之为知识,并由此转化为能力。而散兵游勇似的知识,只能算作是“知道”。比如,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会学到不少鲁迅的作品,若能联系起来看,你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理解会是怎样?若再能与历史、政治课中学到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那又会怎样?如若再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那又更会怎样?如此阅读,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一个促进。其实,许多学习好的学生学得并不累,秘诀之一就是他们善于融会贯通,习惯于用自己的眼光去读书。阅读能力提高了,还会担心它迁移不到写作能力上去吗?
读书就是这样,不在于多,而在于会读,读了有效。其实也就是孔老夫子说过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要走脑子,把读与思结合起来。不然就会像夏丏尊、叶圣陶所说的那样,“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读了还不如不读。
(《山东教育》2016年9月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