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孩子进入五彩缤纷的世界
发布日期 : 2016-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蒙阴县界牌镇实验学校 张 艳
绘画中的色彩是传达艺术精神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它有别于“日常语言中的颜色”,它是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语言,它在造型艺术诸要素中的显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儿童的色彩世界向着更丰富、有知觉、更审美的方向发展。
一、寓教于乐,认识色彩
对刚刚接触色彩的学生来说,认识色彩无疑是一种挑战。大部分的学生只是认识红、绿、黄、蓝、紫、黑等这几种最基本的颜色,但是对每个色系的具体颜色却了解不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玩耍中认识色彩,在色彩中玩耍。
例如一年级上册“看谁涂得更好看”,这一课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颜色,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出示教师课前准备的彩笔娃娃,让学生来初步认识色彩。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彩笔,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问的语气可以由“你能认出彩笔娃娃身上的颜色吗”来代替“这是什么颜色”。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会更有兴趣,从而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时候,教师向学生讲述生活中的实物是什么颜色的,如太阳可以跟红色娃娃一起玩,草地可以跟绿色娃娃一起玩等。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色彩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引入游戏,感受色彩
为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游戏,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洛克在《教育漫画》中说:“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所以教师应遵循新课程倡导的“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色彩知识。
例如在“橙色的画”一课中有一幅农民画《打菜籽》,这幅画在色彩上主要以橙色为主,明亮而活泼的橙色,象征着秋天的收获,也象征着关怀、诚信和热烈。它色调明快,带给人们温暖和激情。橙色属于间色,在本节课讲授三原色、三间色时,色水游戏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出示三只分别盛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烧杯,然后告诉学生,这三只烧杯中的三种颜色是三原色,是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的。接着教师请学生上台,在这三杯色水中任选二杯倒入空的杯子里进行掺和,让学生仔细观察掺和后颜色的变化。这里有必要提倡的是,教师可以“把色彩人性化”。如教师可以用“蓝色想和黄色玩”来代替“让我们来调色吧”这种空洞的表述。这种特殊的口头表达,赋予死气沉沉的色彩以人性,能更快更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三原色、三间色的知识。由于色水游戏法不但能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因此,该方法常常被广大美术教师采用。
三、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辨析色彩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图片,也可以结合音乐、视频,融入一些游戏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冷暖色调的图片,使学生们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生活中的暖色”和“生活中的冷色”两课的知识可以联系起来教授给学生,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关于色彩的基本知识。教师在课前以“红色的房间”和“水”为例制作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冷暖色调的图片,当多媒体屏幕展现出暖色调的图片“红色的房间”时,播放较为激昂、欢快的背景音乐,而呈现冷色调的图片“水”时,播放一些低缓慢节奏的音乐。通过视觉与听觉完美的结合,使学生加深了对冷暖色彩的理解,提高了色彩辨析能力,利于学生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在课的结尾,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来谈谈感受。学生自己说是如何通过合适的色彩和色彩之间的衬托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处理好色彩的关系,最后还要进行收拾整理,完善画面。
四、走进生活,了解色彩
“色彩的认识感受来源于生活”,色彩无处不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一方面,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花朵、枝头上的鸟儿都有着不同的颜色;另一方面,大自然在我们的眼前又不断变换着颜色,比如同一朵花在阳光下和阴影里的差别,一片云彩穿过太阳前后的色彩变化,波光粼粼的湖水在朝阳和夕阳照射下的色彩变化。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处处充满了色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心体验。学生可以真切地面对物象,去感受和细致分析物体固有色在空气和光影里的自然变化与和谐统一,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和提炼出每一个点、线、面所具有的色性和美感,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有序、大胆的表现。
五、鉴赏名作,领悟色彩
学生的绘画作品,不像成人受太多色彩学知识因素影响,如纯度、明度、冷暖色变化等,更多地强调主观感受,喜欢用丰富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内心世界,但是他们绘画色彩丰富,并没有艺术家们那样用过多的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而是用单一、简洁的颜色来表现对事物的观察。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经典的美术作品,并要求学生对艺术大师的色彩处理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凡·高的《鸢尾花》,画中的鸢尾花,其蓝色紫色的花朵与青绿色叶子,在微风中轻盈地摇曳,洋溢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息,在和谐的蓝紫色的花和绿叶间点缀黄色,又在绿叶下方的土地上安排红褐色,对比色彩的应用使画面更加清新明朗。莫奈的《池塘》,象征着和平与宽容,用丰富的绿色为我们描绘了夏日的池塘,给人以静谧、清凉的美感。东山魁夷的《早春之路》以蓝、绿、白等纯净的色彩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清心如水、静谧之美的自然世界。
这些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给人以无限的审美体验,它们所折射出的色彩美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了解色彩的窗口,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对儿童的色觉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六、学以致用,运用色彩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创作作品打下基础。具体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创作时在色彩对比上应布置得较为明快、强烈,因为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更为强烈些,喜欢用红、绿之类的颜色,整幅画面给人的感觉色彩强烈且单一,没有像成人画得那么柔和,也许这是此年龄段儿童的绘画特点。他们的表现手法以平铺为主,允许造型的自由处理,重点放在对物体色彩的感觉和提炼上,不必细究光影的复杂变化和立体塑造,只需整个画面的设色和塑造具有整体性便可。
(《山东教育》2016年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