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地生根

发布日期 : 2018-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

山东省邹平县西董街道办事处鹤伴小学   张传源

 

在击鼓传花的音乐声中,一朵用布条扎成的小彩花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在小手间传递,被点到的孩子站起来,大声介绍自己的名字、爱好,最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和大家交朋友”。击鼓传花一圈结束后,老师让被点到的孩子介绍自己后并说出自己最想和谁交朋友,说出刚刚认识的小伙伴名字,点到名的小伙伴跑向自己刚刚结交的新朋友……这是开学伊始,老师与孩子们使用教育部统一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在上课的情景,新教材更加生活化,注重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唤醒、加深和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载德立人,形成自己的道德体系。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及学生生活场景再现,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笔者作为新教材的使用者与调研者深入部分学校了解了新教材的使用与课程开设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写出来,以飨读者。

一、课堂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我市自20179月始,从一年级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逐步更替以前使用的泰山出版社与山东人民出版社教材。为了解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开设情况,笔者到18所学校听课,每个学校都抽取了一节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老师们大都能够合理利用新教材,遵循教育规律,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在用教材的基础上开发新内容,教学设计突出了生活性、趣味性、开放性。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课时目标“想一口吃个胖子”,存在课时基本任务不明确的现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一册教材分为4个单元,以单元为主题下设3-4课教学内容,每课教学内容下设2-4个框题。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对每节课需要完成多少教学任务还不够明确,有的教师用一课教学任务完成4个框题内容,例如:第4课“上学路上”下设4个框题“不同的上学路”“这样安全吗”“路上的温暖”“交通信号要知道”,教学中这4个框题应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框题间内容相互渗透,根据教学目标一般安排3-4课时完成。在现实教学中部分老师一节课设计4个框题内容,“胖子没有吃成,学生消化不良”,导致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过多,活动设计肤浅,最终出现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学生收获“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现象,认知停在浅显的层面。按这种教学思路,一学期的教学任务用不了两个月就能完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老师们对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没有系统的学习,县区参加培训人员没有对本县区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老师们不知道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时安排基本要求,教学盲目盲从,停留在口号上的重视,还没有开垦出落地的“土壤”。

(二)教材使用“限于比着葫芦画瓢”,缺少对教材的挖掘与开发

统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在设计上更加突出生活性,在内容上更加突出趣味性,在体例上更加突出开放性。尤其是开放性这一点在相关主题的范例选择上,最大程度地考虑区域差异,如城乡生活的差异、各民族不同习俗的差异等。同时教材以留白和开放性的设计,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范例作为一种生活经验的拓展,渗透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对教材体例的开放性挖掘不深,甚至没有挖掘,还是停留在“教材上有什么我就教什么,教材上怎么写的我就怎么说”。例如有的老师在执教第7课“课间十分钟”时,因为没有挖掘教材,将这一课4个框题一课时来完成,在第一个框题中教材提示了“我喜欢的课间游戏是……”,老师只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游戏名称的教学方法,算是学完了框题活动,本来可以安排40分钟的教学内容,老师用时仅仅3分钟完成,只是做到了“书上说什么我就问什么”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比着葫芦画瓢”,缺少自己的思考。深入分析本课教学,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图片及文字信息设计至少三个以上活动,如,“我喜欢的课间游戏有哪些?我喜欢和谁玩这样的游戏?我是怎样玩这个游戏的?游戏时最高兴的是什么?最不高兴的是什么?在玩游戏时要注意什么?”教学方法除了谈话法可以采用讨论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说一说,做一做,在体验中教学。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落脚在学生体验活动上,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体验胜于说教,把课堂延伸到室外。

(三)教学活动“收放难以自如”,低年级无序教学令人忧

一年级教学状况是本次调研的一个重点,教师面对刚入学十几天的新生,如何组织教学,成为高难度的挑战,在听课中发现部分课堂始终处于无序教学状态,有的课堂部分学生游离于教学活动以外,有的课堂学生“启而不发”,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习惯培养不到位。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就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入手,从小养成正确的听课习惯、发言习惯、作业习惯。

2.教学活动设计不能适合低年级孩子认知水平。活动设计拔高孩子听不懂就会开小差,活动设计偏低,孩子没有兴趣,同时,根据孩子注意力集中规律,在一节课的活动中可以设计部分放松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有效组织教学活动。

3.部分学校班额人数太多,也是不利于低年级组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课程设置重视不够

在调研中,有一个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受访者对“核心素养”一知半解,张冠李戴,连基本的答案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与培养了。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边缘化

笔者调研中听课18节,座谈9次,参与人数36人,执教教师均为兼职,而兼职教师绝大部分承担了一门主科还兼职班主任工作。教师主要精力倾向于语文、数学学科,从根本上削弱了品德课的教学质量。笔者在与品德教师的交流中,都知道品德课的重要性,但是做起来总是力不从心。部分学校手写教案,教案写得很认真,很多是从网上“照抄”,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却很少看到创新之举;因为大多兼职,品德学科教研活动形同虚设,教学方法严重滞后。从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教师传授内容关注不大,有的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时被其他学科挤占,尤其1-2年级较为突出,教师不按课程表上课,《道德与法治》学科成为有时上有时不上的学科,立德树人主载体学科被边缘化。

(二)《道德与法治》重知识传授

3-6年级《道德与法治》作为各县区的统一考试学科,教师在上课时更重视学生的“双基”落实,至于德育目标、核心素养落实就不到位了。尤其是以考试训练为重,传授知识机械单一,注重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如六年级上册《火烧圆明园》,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资料了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经过、结果等。了解《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提升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提升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3.感受“落后就要挨打”的沉重教训,培养自己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老师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经过、结果知识的传授,还采用了读课文的语文教学方法,缺少目标中德育及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尽管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如火如荼,实际上“唯分数论”的现象依然存在,并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层层压力之下,小学也变成以提高教学成绩为中心,尤其是把“德”育课堂变成了考试课堂,从而导致对学生的品德及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如此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念偏差,不难引发品德教师的“片面教学”,以致品德教育教学发展难以乐观。

作为一线教师,不管是兼职的老师,还是专职的教师,只要教这一课就要尽心尽力把它教好,不能有麻痹思想。更不能应付,要把《道德与法治》学科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加强学习,认真钻研,要成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行家能手。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教师们要敢于尝试教学模式的改革,不要害怕失败,只有敢于尝试,才能发展。更重要的是,积极参加《道德与法治》学科培训,避免“闭门造车”。通过培训深刻理解和熟悉《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究新的教学内容、途径和方法,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课内和课外资源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为此,笔者总结了《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及基本教学模式的流程:1.通读整册教科书,细读整个单元的教材,了解并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2.对照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梳理出本单元相对应的课程标准。3.分析学情,根据学情,将课程标准转化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4.将单元目标分解到每个小的主题活动(课时目标)中,安排课时。5.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目标,准确找出本课重难点。6.设计相应的活动(一般每课时以三个大活动为宜)。7.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呈现活动内容。8.梳理完成课时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基本模式“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指导点拨—评价反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为目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积极探索道德与法治学科新的教学模式。

 

(《山东教育》2018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