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动,点燃创新火花

发布日期 : 2015-12-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荣成市石岛小学   孙雪荣

 

在科技活动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块肥沃的土壤,一片广阔的天地,通过营造科技氛围、培养观察习惯、动手实践操作、主动发明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欲望。

一、营造科技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少年儿童往往对所有事物都感到新奇,总爱问为什么,而这正是科学的种子在萌发。我抓住少年儿童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为他们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氛围。

1.布置校园环境,营造科技氛围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学生的品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使学生从小就受到科技氛围的感染和熏陶,学校对校园布置做精心安排和调整。在班级里开辟“科技之窗”,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巨大功能,了解当代先进科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树立科技带来文明、科技带来进步等观念;并利用橱窗、板报、展览等阵地展示科技作品,张贴活动彩照及各类科技竞赛的获奖证书……让校园的每一块黑板、墙报、宣传栏等都能发挥科技教育作用,处处呈现出“科技”特色。

2.阅读科普作品,启发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合理地发挥好科技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的重要作用,学校图书馆、班上图书角为学生们开放,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的科普作品,如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神奇的南极》《高士其科普作品精选》《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等,外国的《飞向月球》《膨胀的宇宙》《人类的故事》《数字化生存》等;定期安排时间播放系列《思维与动手》现场的录像,定期播放网络视频,让学生了解科技制作的要求和方法。再通过读书心得,观看录像、视频心得交流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启发创新思维的灵感。

3.宣传科学家的事迹,为动手创造提供动力

小学生对科学家十分崇敬,利用课余时间我就给学生们讲科学发明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瓦特烧水壶盖被蒸汽顶动、达尔文喜欢小动物、张衡制造地动仪……这些科学家们生动有趣的故事,感染了小学生,激发了他们对科技活动的兴趣,为他们自己动手创造提供了动力。

二、培养观察习惯,开拓思维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观察是探究的起点和基础,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源泉,会观察是人们进行科学探索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学生只有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才能进行研究,才能认识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科技活动中,根据每一个活动的目的要求,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把观察和思维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使学生产生灵感和创造力,并获取更多的知识。

如在研究“种花”时,就是要让学生亲历观察、种植活动,感受长期观察的艰辛,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这些知识,我让学生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运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除组织学生成立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外,还在教室内设立自然角,校园内开设生物实验基地等,使一些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观察、实验活动在课余时间坚持不懈地进行。我还让学生把平时种植的花摆放在窗台上,引导学生进行长时间的定期观察记录,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一般经历种子萌发、幼芽出土、长出花芽、开花、结果和再形成种子的过程。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拓思维源泉。

又如:我在辅导科技活动时,播放了一段录像: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等的排气管都安装在车的尾部,管口向后,而不在车的前面和两侧,要求学生说说道理。学生们纷纷上街观察、查阅书籍,提出了许多猜想:为了美观装在尾部、为了助推车辆前进、为了减小烟气对人体的伤害等等。我对这些问题不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认为都有道理,要求继续观察,观察深刻的可以设计实验说明自己的观点。那位说车辆排气可以助推车辆前进的学生,用玩具汽车,在上面扎了一个小气球,小气球吹足气后突然放气,可以推动小汽车前进。这样的观察,激起了学生们探究的乐趣,学生在发表不同观点的同时启发了创新思维的发挥;通过亲手动手实践,更促进了创新思维的迸发和创新能力的显露。

三、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作为一个有机体,学习知识不能简单地靠老师的传递,在学生的头脑中“植入”学科知识和知识结构,要透过老师安排的种种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知识结构才得以形成。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因此,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促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认知结构,主动探索和建构科学知识,使动手操作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

如:学生从家里拿来花盆及种花工具,亲自种植辣椒,并定时浇水、松土、观察与记录,从一系列动手操作中掌握了种植的方法,认识了一般植物的生长规律;再如探究是否生成新物质的实验时,为学生创设多种实验材料,有水、盐、糖、醋、小苏打、洗洁净……让学生从中自由选择材料进行组合,观察两者或多者之间混合后是否产生新物质,这是静坐空想所不能达到的。所以必须为学生创设亲历探究的情境,让学生真的动手实验,动手试试,才能探究事物变化的规律。

如在学习了“机械”单元后,要求学生将已学的机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于是学生设计了十几种新型吊车模型,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得到了综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训练,在提高学生动手与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了创新能力。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知识是从行动中求来的,不行动而求到的知识是靠不住的,只有行动的勇敢才有真知识的获得,有知识才能创造。”由此可见,作为科技辅导员,在科技活动中,要让学生行动起来,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解决矛盾并获得知识,才能有所创造。

四、主动发明创造,拓展科技空间

要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还要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把思维训练贯穿于科学素养培养过程的始终,这就要求必须开发出适合少年儿童心智、年龄特点的科学办法。首先要拓展科技空间,拉近科技与生活的距离。于是,我让学生寻找、收集身边的科学现象,开展“科学就在我身边”活动。让学生知道科技活动并不神秘,只要把生活的一些简单的发现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探究,主动地发明创造,就可以变成科学。

比如“伞”,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它在用的时候也有很多缺点,它的缺点有:风大时易“鼓”伞,伞边流下的水到处乱滴,撑伞必须用手,等等。根据这些缺点启发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结果问题都可得到解决:设计一种造型奇特的伞,由原来的形状改为大半圆形,可防“鼓”伞;但这种设计遮挡了视线,于是想到用透明的材料当伞面;同时在伞沿上设计出输水、贮水装置;解决撑伞占手的办法就更多了,有直接穿在衣服上的“背伞”,有戴在头上的“帽伞”等等。通过讨论、画图、动手操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发明创造意识,拓展了科技空间。

少年儿童的科技活动由于教育对象和教育特点具有特殊性,因此科技辅导员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从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入手,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动脑和动手的科技实践活动,拓展科技空间,不断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他们对科技活动的乐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真正点燃学生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创新的火花。

 

(《山东教育》201511月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