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不仅仅是教学

发布日期 : 2015-11-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   郑文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要生产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随着教龄的增长、教育视野的不断扩大,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课堂教学的视角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关注“教师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我不断地揣摩教学经验,从具体的课堂入手,破解教材的密码,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本质,尝试把语文与生活、语文与活动、语文与创造、语文与童趣、语文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应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困难,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胜败难分”: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布置一道阅读作业——让学生有计划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一部名著。等到开学检查阅读情况时,发现好多同学选择阅读《三国演义》。在了解“你读了《三国演义》的哪些故事”时,一个同学讲了《赤壁之战》的故事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讲述故事的同学说结果是“孙刘联军大胜曹操”;有同学提出异议——“赤壁之战”的结局是“孙刘联军大败曹操”。双方支持者势均力敌,大家都不甘示弱。到底是“胜”还是“败”呢?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我。这时,我才揭开谜底:“这是受古代汉语的影响,‘大败’是使动用法,‘使之败’的意思,意同‘大胜’。‘孙刘联军大胜曹操’或者‘孙刘联军大败曹操’,虽然语言形式不同,但是表达意思一样,都是前者战胜了后者。”顿时,同学们恍然大悟,惊叹道:“汉语真是太有魅力啦!”我笑了笑,说:“是啊!语文就是这样有趣!”三番五次、五次三番,久而久之,同学们对语文的兴趣更浓厚了!

“将‘错’就‘措’”:让尴尬反促课堂生成

在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回答的预料中的答案常常是满意的,精彩的生成往往是惊喜的,但是对于那些令人尴尬的答案却重视不够,甚至冷言冷语、嗤之以鼻。其实,这些尴尬,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重视对其进行艺术性的处理,就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如,上《清澈的湖水》一课,在交流“鱼儿为什么这么美丽”时,有的同学说:“鱼儿有吃有喝,所以很美丽。”有的说:“因为湖水清澈,没有污染,所以鱼儿很美丽。”我时而颔首表示肯定,时而微笑给予赞赏,课堂氛围轻松和谐。正在这时,一位调皮的学生大声回答说:“鱼儿没有作业,所以很美丽。”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声,课堂顿时陷入了尴尬。然而,我并没有生气,一直宽容地微笑着等待教室安静下来后,俯下身子对男孩也对全班同学说:“是呀,做作业是很辛苦的。可是,通过努力,我们不是可以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尴尬场面中,我不是手忙脚乱,而是将“错”就“措”,引领再次生成。

“君子协定”:让民主化解教学困惑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要求,在小学三个学段,学生要分别背诵优秀诗文505060篇(段)。在平时的落实、实施中,我发现学生缺乏读书、背诵的习惯。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学生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时,我急中生智,顿生一计,和学生打赌——背诵一首30多年前读小学时背过的诗歌,如果能一字不落地背出来,大家就要履行诺言,按照要求完成背诵任务,否则,可以不背。我还不忘来了个“激将法”——难道你们的记忆力还会输给老师不成?起先,全班同学面面相觑,气氛陷入凝滞。好在一个快嘴的同学按捺不住,率先打破了教室的安静。我连忙伸出了小指,同学们也都伸出了,随着一声“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反悔”尘埃落定,我们终于达成“君子协定”。“《赤脚医生好阿姨》——一顶草帽两脚泥/放下药箱就扶犁/风里来,雨里去/看病认真又仔细/——赤脚医生好阿姨/贫下中农欢迎你!”我的诵读声响彻教室,透过窗外,飘向远方……这是我小时候背得滚瓜烂熟、记得最为深刻的一首儿歌。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可如今吟诵起来,依然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亲切。每每有学生想偷懒,我就提醒说“可别忘了自己的承诺哦”!从此,我再也没有为学生背诵之事发愁过,烦恼过。

“能忍则忍”:让宽容凝成教育艺术

一天下午,按照教学进度和课程表安排,第二节课要教学《春晓》。一节课下来,学生显然身体有些疲劳,精神也有些倦怠。刚走进教室,我就发现学生由于春困,恹恹欲睡,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更有一位同学已趴在课桌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像要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养精蓄锐似的。我并未大发雷霆,也没有急于叫醒他,而是微笑地来到这位同学身边,随口吟出:“春眠不觉晓,铃声已响了。传来呼噜声,你是否睡好?”话音刚落,同学们笑得前俯后仰。这样的开场白,既包含着教师的委婉批评,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更是不着痕迹地导入了新课。这时,只见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已经弯下的腰又挺直了,微眯的双眼又睁大了,露出了敬佩、羡慕的目光。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吐故纳新”:让知识适应时代需求

李白的《静夜思》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不久前,一位学生问我,“床前明月光”的“床”字是什么意思。我感到有些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原来,在查找资料时,他发现网上对该字的解释不尽相同。

床,一个静物的名词。生活中给我们最直接的意思就是睡觉的地方,也有“车床”“河床”的含义,但不管是哪种床都没有离开“床铺”的“床”的意思。这是第一种解释,通常人们都是持这种观点。

第二种解释认为,床是“井栏”的意思。《辞海》里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的《静夜思》作于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这就是学生从网上看到的解释。

这时,我明白了这位学生问话的意思。我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接着讲述自己偶然在看电视时得知的另一种解释。

前段时间,马未都先生走上《百家讲坛》,讲述“盛世收藏”。在家具篇中,马未都先生讲到了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他认为李白并不是躺在床上,而是搬了一个马扎坐在院子里。“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其实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后来演化为躺椅,不是真正睡觉用的床。

马未都先生的观点立即引起了我的思索。李白笔下的“床”到底是“睡觉的床”“井沿”,还是“马扎”?

坐在床边、坐在庭院里的马扎上、坐在屋外的井沿上观景,不知道大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但我觉得“坐在屋外的井沿上”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寒冷的冬天,有点凄凉的月光洒在井台上,反射出幽蓝的光芒,月光的凄冷让人有种“鸟鸣山更幽”的感觉。一个离家在外的人,内心孤独,在这深夜中折射出恰似这幽蓝的光芒。抬头望望那形单影只的明月,低头看看井台上月光下自己孤独的身影,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从这个角度理解也比较符合诗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生活个性。

只是坐在屋子里的床边、坐在庭院里的马扎上,看到床前或庭院里洒落的月光也能产生孤独。

尽管三个场景都可以解释李白的诗,但我个人觉得把游子放在清凉的井台上去思乡远比放在狭小的房间或庭院里要来得大气些、强烈些。

当然,也正如这位学生所说:“三种解释都可以讲得通,因为无论理解成什么,都不妨碍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这时,我才告诉学生,这是属于古诗文阅读中一词多解现象。就像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一样,可以在价值主导取向的框架内多元生发。其实,只要能解释得通,有时候无需刨根问底,确定唯一答案。但是,专家学者咬文嚼字,提出新见解,是无可厚非的。

案例背后,令人深思:在知识经济、信息技术时代,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越来越广,教师职业面临巨大挑战,理念本该与时俱进,知识理应吐故纳新,变“一桶水”为“涓涓细流”,适应时代需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不仅仅是教学,更是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进入学生的灵魂。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区别,更是观念的更新——生命的尊重、情趣的培养、人格的独立、自我的发展,这才是语文学科的应然追求,因为素养和能力将伴其一生、受用一生。

 

(《山东教育》201510月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