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要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

发布日期 : 2015-10-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枣庄市山亭区教研室   陈祥云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了三节阅读课,感触颇多。这三节课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均安排了课本剧表演活动,并且执教者不厌其烦地组织学生表演,让表演唱主角。如果借表演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借助肢体语言解读文本,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生成,其初衷是好的。可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表演唱主角,我认为这是教学思想上的误区,是不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的。

一位教师执教《三袋麦子》,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接着让学生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花大量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在一轮又一轮的课本剧表演快结束时,坐在我身边的小男孩压低嗓门说:“土地爷爷怎么都不说话?”听了孩子的话,我回顾大家的表演,土地爷爷的确是一言未发。土地爷爷到小猪家、小牛家、小猴家没有说话,小猪、小牛、小猴也没有和土地爷爷打招呼。这说明什么呢?教师对阅读感悟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缺乏深度和广度,没有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没有全面把握文本内涵。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强调文本的原息刺激和原型感受,把文本自身作为观察和认识的对象,尽可能去掉不必要的中介环节和一切干扰因素,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感悟文本、诠释文本。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凭借文本,充分发挥文本的“范例”作用,以文助读,以读促悟,以读促思,以读内化,以读生成。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辅助教学手段,包括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朗读、默读、复述、背诵是任何辅助手段都替代不了的。指导学生熟读、品味是阅读教学的主流方向,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帮助学生内化文本语言,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渠道。语言运用之妙要靠自己去感悟,不能用教师的感受代替学生的“切己体察”。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必须调动全体学生能动地参与训练过程,要使学生有阅读期待,充分提供并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充分品读、咀嚼,进而达到语言的再创造。

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语文教学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性、知识储备等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允许学生对文本中的思想内涵进行个性化解读。课本剧表演是促读、促悟、促进文本生成的教学辅助手段,但绝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中的表演实际上就是口语交际活动的延伸,是对文本内容以及生活情境的再现和创造,应力求做到以读为主,以演为辅。学生分角色演绎文本应建立在充分熟读、感悟、融进文本、全面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扮演的角色,积极主动地设计动作,制作道具,拓展语言,寻求合作伙伴,创造性地演绎文本的人物与情节。比如一位小朋友朗读“大海睡觉了……那轻轻的潮声啊,是他睡熟的鼾声”时,把语调变轻,语速放慢。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读得太重就把大海吵醒啦!”能读出这样的感觉是多么难能可贵啊!由于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不同,老师切不可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总之,深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正确演绎文本中感人的情节、有趣的故事、生动的场景、美丽的风光、新奇的事物等,需要学生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和对文本的二度创作。

 

(《山东教育》20159月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