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科学探究的主角
发布日期 : 2015-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车洪延
阳信县温店镇中心小学 张 靖
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教学应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调查、验证等过程,获取科学的知识,体验到科学的价值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我们教师就需要努力关注探究过程修炼教学技能,让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角。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让有效问题成为探究活动的起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问题才会引发探究活动。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一旦学生发现了某种问题,便是他们对知识学习和研究的开始。所以,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探究活动的出发点,为学生主动投入到科学课的探究学习之中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不会提问、教师不善于引出问题并组织筛选,那么就可能出现因问题指向不明、探究主题不定而使研究难以深入的局面。因此,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在讲授“热是怎样传递”一课时,我录制了一段视频,因为自己把金属勺忘在了煮方便面的锅中,当我拿勺柄时被烫了一下。真实生活情境的再现使孩子们激发了探究的热情,自然而然地提出了想探究的问题。这样就把我的预设性问题转化成了学生的生成性问题,简洁明了地导入了新课。
二、让亲身经历成为探究活动的核心
教学的过程是这样的一种境界,那就是要把学生推向采石场,令其主动地探索宝石。当学生突然发现“闪光”的东西,就会被其吸引,他会蹲在地上把它捡起。因为这是他亲自找到的,他永远不会忘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使学生从“我学会”变成“我会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科学课上真正感受到像科学家一样探究的过程,这样学生的认知能力才会得到逐步提升。当学生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与同伴交流实验结果时,他们才真正体会到科学课学习的乐趣。在许多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回答语惊四座,掌声不断;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兴高采烈;多媒体精彩纷呈,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异口同声。整个过程看似学生真正参与了,一节看似精彩的课堂,一旦剥去这些华丽的外衣,还能留下什么呢?
讲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课,在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时,用敲击后的音叉去接近气球薄膜,多数小组不管怎样敲击音叉,食盐颗粒的振动现象都不明显,是什么原因呢?我首先想到的可能气球皮不够紧或气球皮比较厚。但通过改进,现象仍不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课上到这儿真的是捉襟见肘了。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出乎我的预料,因为自己课前确实没做预实验。为了让学生通过探究找出真正的原因并亲眼看到现象,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实验效果呢?学生们说出了音叉的敲击位置、音叉靠近气球皮时的放置方法以及食盐的颗粒大小等因素。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到了食盐颗粒不动是食盐与气球皮靠得太紧,于是大家想到了把食盐放到气球皮上后弹一弹,效果真的非常明显了。于是我们在实验步骤中加上了:在气球皮上撒上食盐,用手指弹一弹。虽然在实验探究这一步时我们用了较多的时间,但孩子们在探究中真正解决了问题。这节课孩子们将会比一节顺利完成的课更加记忆深刻。后来有的孩子告诉了我她回家后的做法,效果更加明显,她仅仅是把食盐换成了泡沫颗粒。看来孩子们在课下也没有停止对实验的探究。
三、让自制教具、学具成为探究活动的亮点
李政道博士说过:自己做的仪器永远比买来的好!我们科学教师都会有这样的认识:一堂好课,常见优秀教具身影。
在“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用长尾夹固定卡纸不稳定,于是我们用学校废弃的铭牌底座和PVC板做成了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器。在“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课,我们用不同颜色的纸袋做实验。由于纸袋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受地面温度的影响效果不是很明显。我们自制了教具,在相同的矿泉水瓶外涂一层不同颜色的漆或包一层不同颜色的卡纸,在瓶盖上打孔,把温度计插入瓶内相同深度,实验便于操作且效果明显。在测上浮物体受到的浮力时,用橡皮泥固定钩码进行试验容易脱落,而且橡皮泥在水中浸泡后很不卫生,于是我们集思广益自制了测上浮物体的物体实验器。制作方法如下:用带弯钩的螺丝拧进木块中,再把木块用502等胶体粘于塑料量杯底部。在空气占据空间实验中,由于吹入瓶内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于是我们改进了教具,在塑料输液瓶盖上用一只用完的中性笔硬质塑料管通过胶塞插入瓶内,又在硬质管上端接了一段可以弯曲的橡胶管,把胶管的一端放入水槽或烧杯中,用注射器通过胶塞直接注入空气。我们的“空气占据空间及热胀冷缩实验器”获得滨州市自制学具一等奖。以上自制教具或学具便于操作,效果明显且卫生。自制的教具、学具不一定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只要便于操作,效果明显,就会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四、让适时指导成为探究活动的保障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讲授自然科学课程时,应该好像是微微打开一扇窗,从窗口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教师把某些东西有意留下来不讲,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许多课堂上,教师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一步一步都安排得特别周密。学生变成了教师忠实的模仿者,教师的指导变成了代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降低了积极性,抹杀了自主性,丧失了探究的热情。有的课堂教师指导过少,把所有事情都抛给学生,看似以学生为主,使学生在一个纵横交错的道路网中乱碰乱撞找不到一条通往罗马的路,学生同样会丧失探究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要在探究活动中适时指导,做到巧“扶”妙“放”相结合,促进学生有效探究。
教师在巡视时,要适时指导,做到心中有数,需要转三圈:快一圈、慢一圈、再快一圈。对此我们教师在指导时也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在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时要适时指导。
2.教师要鼓励、引导孩子清楚地表达。
3.出现僵局时,指导思维的方向。
4.指导小组商讨,用自己的话表达一致的意见。
5.汇报不确切时,及时追问引导。
五、让体验成果成为探究活动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学生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表现自己、期望老师的表扬和认可,以此来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正所谓教育加赞赏等于教育的平方。在学生完成实验时我们要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我们可以借助社团活动时间让孩子多读一些科普资料或进行创新制作,不一定是成品,创意设计或许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未来的发明家、科学家。我一直认为表扬与批评其实就是拇指与食指的区别,而我们往往去关注孩子的缺点、错误,用食指对孩子指指点点,却忽视了孩子的优点。让我们多给孩子竖一下大拇指,多给孩子点几个赞,少一些食指对学生的指责。
六、让生成问题成为探究活动的延伸
传统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问题解决了,探究活动也就结束了,课也就“圆满”结束了。科学探究无止境,其本质是促进孩子不停地思考,科学探究不应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一节课的结束不是真正的结束,孩子不是带着答案离开,他们的脑子里应充斥着许许多多新的问题或疑问,让学生带着“意犹未尽”的探究兴趣离开课堂,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
真正的科学课堂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探究活动的主角。叶圣陶先生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科学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这种高精能自探境界。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探究过程,修炼教学技能。
(《山东教育》2015年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