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具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布日期 : 2015-07-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青岛市徐水路小学   丁晨鸽

 

工具书是一种依据特定的需要,按一定的体例和检索式编排,专供查阅资料线索的图书。学会和善于利用工具书,不但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在小学阶段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养成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必将终身受益。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对工具书的认识和使用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本校学生使用工具书情况的摸底调查发现,从意识层次上讲,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遇到学习障碍,即便工具书就放在书包里也懒得拿出来;从操作层次上讲,学生对工具书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不够,使用熟练度不高,也影响了这一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重视并有效使用工具书呢?笔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常用工具书

1.熟悉小学阶段常用工具书的种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工具书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在语文学习中常用的工具书就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唐宋词鉴赏辞典》等;另外还有综合性工具书如《中国学生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百科全书》,图册类工具书如《历史地图册》《交通图册》《旅游图册》等。教师应依据学生实际能力初步认识这些工具书,并根据实际需要逐步熟悉其功能和使用途径,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工具书的兴趣和能力。

2.了解常用工具书所包含的丰富知识

不同的工具书具有不同的功能。如《新华字典》是一本通俗易懂,知识含量丰富的普及类工具书,可以用来查阅不会读或不会写的字;可以通过查阅《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系统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还可以通过查阅《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省会(或首府)名称表》,初步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位置,以便在学习地域类课文时能更直观、更全面地掌握相关内容;甚至还能通过查阅《节气表》,初步掌握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划分时间,通过诵读《二十四节气歌》,普及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规范汉语语言文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型语文词典,除了可以用来查阅一般词语、成语的释义之外,还可以查阅到一些最新收录的网络热词、外来词,如“雷人”“给力”“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并通过例句对词语、成语进行解释说明,规范了其使用的语言环境。又如在鉴赏古诗词时,好多诗词内容都有其引申义,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借助《唐宋词鉴赏辞典》等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诗词内涵,还可以通过欣赏辞典中的诗词插画,观察人物服饰、器具、场景、碑文篆刻、书法作品,图文结合,形象直观地掌握诗词所表达的主题信息。《唐宋词鉴赏辞典》中插画均选自万历间刊行的著名画集《诗余画谱》,学生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经典文化的深邃意韵和字里行间的流光溢彩。当学生在学习科普类、历史类课文,对某些自然、地理、历史知识产生疑惑时,可以翻阅《中国学生百科全书》。它非常全面地涵盖了地球奥秘、人类社会等丰富的知识。书中语言准确、精练,能帮助阅读水平有限的小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科学知识,并通过背景性材料、人物传记资料、科学插画的补充等将学生带入一个鲜活生动的科普世界,既解决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益于激发学生认知和探索的兴趣。

3.掌握常用工具书的查阅方法

不同的工具书其编排检索方法是有区别的,要熟练使用工具书首先应教学生掌握查阅相关工具书的具体方法,以便学生快速查阅。如学生常用的《新华字典》,正文中所收的字是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另外附上“部首检字表”。学生可以通过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三种检索方法进行查阅,只要掌握其中的一种,就能使用这本词典查到所需的知识。《唐宋词鉴赏辞典》正文是以唐宋两代作者的出生时期为序,进行编排。当学生查阅某首诗词时,可以先查其朝代再查其作者,依次查检,无形中在头脑里构建出初唐、盛唐、晚唐、南宋、北宋时期的诗人及诗作,轮廓清晰,易于理解。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则是荟萃人类各类知识的工具书,一部综合性百科全书,适合于有一定知识储备的高年级学生查阅。该书在正文之前列有全部条目的分类目录,既可让学生了解本书的全貌,又可以方便其从分类角度去检索。正文中每个条目上方加注汉语拼音,多数条目附有对应的英语译名。全部条目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同音字按汉字笔画由少到多顺序排列,编排方法科学,检索功能齐备,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得极为丰富的知识,还会从严谨的编排方式中学到如何将纷杂的知识进行合理分类的本领。

二、熟练运用工具书

1.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当学生对各类工具书有了系统的了解,并掌握一定查阅方法后,就有了利用工具书解决问题的兴趣。课堂上,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主动使用工具书。比如在文章中经常出现“破折号”,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附录中《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根据里面的例句和解释了解“破折号”的作用和用法;又如小学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少数民族的课文,像《欢乐的泼水节》中的傣族,教师可以引导其查阅《新华字典》附录中的《少数民族简表》,学生很直观地就明白了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内。日常中遇到一些问题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如我曾经教过一位叫具以撒的同学,他的名字引来了同学们的热议,我推荐大家查阅《辞海》,找出“以撒”是《圣经》里面象征光明的神,在原文中有喜笑的意思。在犹太列祖中,以撒是最长寿的一位,与圣经中其他列祖相比,以撒的经历较为平淡,一生中变故较少。通过简单分析大家领悟了,原来“具以撒”同学的父母是希望他能健康平安地生活。

2.创设查阅工具书的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对其学习活动有着重大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创设查阅工具书的良好氛围。如在班级设立“知识瞭望台”,让学生每天阅读一篇文章,通过查阅工具书发现新词或可能会写错、读错的字,利用第二天早读时间到讲台交流。要求建立“工具书知识记录本”,指导学生结合日常学习将从工具书中获取的知识进行汇总记录,并鼓励在阅读中运用了解的自然、地理、历史等知识帮助答疑解惑,在习作中引用积累的诗文、警句、格言等经典帮助表情达意。另外还应注意定期开展查阅工具书的活动,以激发学生查阅工具书的积极性。如,在高年级开展“图说祖国”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语文课本中所学过的关于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的文章,归纳之后将文中出现的地方用彩笔标注在《中国地图册》上,借助地图册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特点、行政区域,并查阅相关工具书了解其风土文化,最后进行解说比赛。小小的地图册将学生从语文课本带到纵经横纬,当黑白色地图上布满了密密麻麻彩色的光点,学生顿时有了一种特别的成就感。走遍了祖国大半个山河,对祖国的版图有了亲近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认同感。同时,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使用工具书的乐趣。

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需要长期的努力。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最重要的任务莫过于使其养成勤于运用工具书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所以教师日常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使用工具书,让学生把工具书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通过工具书的全面使用,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必将得到全面提高。

 

(《山东教育》20156月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