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驱动语文课堂

发布日期 : 2015-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万集中心小学   赵万文

 

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常用的教学方法,直到如今,对提问的研究仍随新课程改革而不断深入,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也越来越凸显。

一、语文课堂中“问”的症结何在

课堂提问意义重大,而今课堂提问的现状又是如何呢?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症结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提问应该谁来问

现在不少的语文课堂,发问者是谁呢?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老师是课堂提问的主导者,老师决定在什么时候提问,提什么问题,问题由谁来回答。学生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只是被动地、机械地回答着老师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想要问的吗?老师没有调查。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考虑自己还有什么问题吗?基本没有了。那么,我们的学生又怎么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来学会自我发问呢?

(二)课堂提问应该问什么

尽管我们已经注意到语文课堂上,不应该过多地对内容进行发问。但现在在课堂上,不少老师仍坚持这样的习惯做法,喜欢对课文内容进行发问。一般的模式都是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哪个词语写出了这种情感?为什么用这个词语?等等。每一堂课的问题大致相同,提的问题几乎不太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机械地从参考书或网络上照搬照抄一些问题,思维定式强烈,课堂提问缺乏思维的深度。

(三)课堂提问应该怎么问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常常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提问的方式总是“简单化”。

简单化之一——幼稚化。教师常会提一些不用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学生往往只需要用对、错,是、不是就能简单回答。

简单化之二——模式化。“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请你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教师每节课都按这样简单的模式提问。

简单化之三——粗暴化。有的教师拿提问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课堂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往往会造成学生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让学生对“问题”患上了恐惧症。

二、语文课堂中“问”的方法探寻

(一)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

作为教师,应该把课堂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做才能把提问权还给学生,即让学生学会自我发问呢?

学生的自我发问,不同于一般的师生间和生生间的提问,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提问。根据现代阅读心理学理论,阅读主体总是带着自己的阅读期待进入作品的。当作品的语言、意象、思想感情进入人的脑海时,首先要通过阅读期待来进行辨识、理解、联结与填补,并形成新的意义和意象,从而感受作品的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是把作品所提供的意义意象世界与自己已有的意义意象世界进行碰撞、对比,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就不断涌现出来了。这就是自我发问的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发问,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这是教师在提问时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其次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引导学生多思考,不断学习自我发问。

(二)精心选择提问内容

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并非让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提问。相反,对教师的提问的要求更高。如果从语文学科的属性出发,教师的提问应该关注哪些要素呢?

1.提问关注的核心:语文元素

语文元素即构成语文最本质的要素,提问关注的核心也应该是语文元素。关注语文元素,第一要关注文本的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方面,探寻和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第二要关注文本的“文质”“情采”等要素,感受和品味语言的质地、情味、分寸和美感。第三要关注文本的篇章结构、布局谋篇等特点,揣摩和发现作者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么写。第四要关注文本的体裁样式,体现出文本的文体特征。

2.文体生成的依据: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是培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教师在选择提问内容时,首先就应领会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来精心选择提问内容。文体是否应该提?是否需要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来确定提问的内容,将减少课堂问题不当产生的教学偏差。

3.问题选择的关键:文本特点

文本特点即文章的风格特点,一般指作家作品的(整体)风格,它的基本意思是作家在其创作个性制约下,通过一系列作品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格调。教师在选择问题时,只有抓准了文章的文本特点这一关键点,才能引领学生发现作品的艺术价值,对作品进行高层次的审美观照。

4.问题选择的基点:学生水平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在问题选择时,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就是教师问题选择的基点。任何脱离学生学习水平的发问都是不当提问。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发问,使学生更加容易接近文本。小学六年,学生的差异很大,思维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教师在课堂提问上也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差异,甚至对相同的问题,在语言表述上也力求与相应年级的学生特点匹配。

(三)选择合适的提问点

具体到一篇课文中,我们到底可以寻找哪些提问的点呢?

1.在学生理解易错处挖掘问题

学生理解的易错处,也就是课文的难点。在易错处挖掘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课文学习的难点。

一位老师在执教《最大的麦穗》一课中,找到了一处学生极易理解错误的地方,即苏格拉底对弟子们所说的一句话:“因此,最大的麦穗就是你们刚刚所摘下的。”老师直接把这句话改成:“因此,让你们去摘最大的麦穗是不可能的。”学生马上开始辩驳老师改过的这句话了。学生以为:“只要认真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哪束麦穗是最大的,所以老师说的是不对的。”于是,老师又进行了摘麦穗的演示:假设一位同学碰到的就是最大的麦穗,从另一条路去摘能摘到吗?不能。从这条路过去,碰到了最大的麦穗,但是你能判断这是最大的吗?不能判断。那还能摘到最大的麦穗吗?也不能。这也不能,那也不能,不就是说要摘最大的麦穗是根本不可能的吗?

显然,这是学生理解的易错处,只有正确理解了“想要摘到最大的麦穗是不可能的”,才能为后文理解“要及时拿到适合自己的一穗”做好铺垫。学生由于知识背景的局限,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错误是难免的。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理解走向正确。

2.在学生交流讨论中抓住问题

学生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可以不断引发出新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抓住随机生成的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一位老师在执教《牛郎织女》一课时,引导学生在组内“共学”,即组内同学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个人又可以生成新的问题的学习方法。在集体讨论中,学生A提问“王母娘娘为什么要拆散牛郎和织女?”学生B回答:“因为他们违反了天条。”同时学生B又生成了新的问题:“为什么天条要规定天上的神仙不能与民间的人结婚呢?”此时,学生C帮学生B回答:“因为在古代不是自由恋爱,神仙是地位高的,不能下嫁地位低的凡人,那叫大逆不道。”学生D提问:“为什么这头老牛会知道这么多?”他所在组讨论出的结果是:“其实这头老牛是天上的金牛仙,它可以预知未来,所以它降落人间来帮助牛郎。”此时,老师引导说:“如果我是你的话,我还可以生成新的问题,就是这个民间故事选择七夕,选择喜鹊,而……”学生E马上意会,接着问:“为什么选择牛,而不是选择羊或其他的动物?“老师再追问学生E能否讲讲这个问题。学生E回答:”因为在古代,牛是勤劳善良的象征,所以民间故事中要选择牛来做代表……“最后老师总结:我们问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是可以连带引出很多新的问题的。

可见,交流讨论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最易碰撞出火花的时刻。学会在交流中不断生成问题、抓住问题、解决问题,将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发问。

3.在学生喜好关注点思考问题

学生的喜好关注点即学生的兴趣点。在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提出问题,往往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

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林海》第三自然段主要写大兴安岭“绿”的特点。一位老师在充分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这一小节的基础上故意抛出问题,引发学生关注。他说,同学们读得不错,有了很大进步,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了用词不当的情况。此时,有两三名学生立即举手,大多数学生都在思考。很快又有学生举手并且越来越多,老师请学生回答。一位学生说,我觉得“写”在这儿用得不够恰当。老师问和他看法相同的同学,你们为什么觉得这个词用得不够恰当?课文中的句子是“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许多绿颜色来呢!”学生说,画家是画画的,我认为把“写”改成“画”搭配才恰当,这个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老师此时说,看来,这位著名的大作家老舍先生也不过如此,和我们一样会犯搭配不当的语病,对你们大胆的怀疑精神,我表示极为敬佩。之后,学生中有的很高兴,个别甚至有些得意;有的似乎觉得有些问题,打开字典翻查起来。稍后,后排有一位学生高高地将手举起来。老师问,你有不同意见吗?学生回答有新发现,刚才查了字典,字典中“写”这个字有四种意思,其中第四种就是“绘画”的意思。所以,我认为这儿用“写”并没有错。老师表扬该学生不人云亦云,更可贵的是自己动手查字典,找依据。学生又发现如果把“写”字改成“画”字,原句就变成了“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画下这许多绿颜色来呢!”这样句子中有两个“画”字,读起来有重复的感觉。其实,绘画中有一项叫“写生”,这里的“写”也就是绘画的意思。这样看来,这里用“写”比用“画”更合适。老师选择的发问的点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点。学生能“大胆怀疑”,又能“小心求证”。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困难,对“写”一词的用法体悟深刻。

 

(《山东教育》2015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