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变得好玩起来

发布日期 : 2015-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   张令芳

 

钱理群教授说:“语文课应是一种精神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现在的语文却变得很可怕,不怕作文的学生太少了。”作文难,是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师生的话题。究其原因,日常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尤其低段作文教学忽视渗透,写作起步晚,低中段写作教学的衔接不到位,致使高段仍难写好作文。如何降低作文难度,让作文走进学生生活,成为一种快乐,是我多年一直探索的课题。经过不断的学习、研究与实践,我确立了“读写结合拉伸式”作文教学法,开辟了一条作文教学的新途径。

一、依靠“大家”,描绘读写蓝图

根据目前作文教学劳而少功、学生惧怕作文的现状,在汲取丁有宽等前辈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形成了“读写结合拉伸式”作文教学法。“拉伸式”教学,在低段作文的指导上要求选准观察点,以关键词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中心,引导学生逐渐拉伸、丰满语言,最后形成段落,即:一年级指导学生从词入手,练好四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俱全的句子;二年级引导学生从词句入手,从段着眼,进行看图写话,逐渐将视线引向生活;中高段则是在学生原有训练的基础上,以一段话为中心,借助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以及环境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将语言拉伸,使事件具体化、生动化。同时,“拉伸式”还包含课堂习作向课外写作的延伸、课内研读向课外阅读的拓展等。实践证明,这样做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二、美读练写,寻找“源头活水”

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准确。可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的生命,只有将阅读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之中,借助读写的巧妙结合,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拉伸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读写的有效结合。

事实证明,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就会把读书看成一件乐事,释放巨大的潜能。接手新班时,我首先召开阅读动员会,与学生共品经典,进行阅读引导,制定阅读计划,规定:每天中午校本课程前的时间为集体阅读时间,每晚睡前半小时为个人阅读时间,通过“家庭阅读记录”进行调控;每周开展一次阅读交流会。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正像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领悟文章思想内涵的同时,就会产生心灵的碰撞,从而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灵活,情感更加丰富。阅读使学生学会思考,学生在读书中启迪智慧,提升自我。午间端坐静读,就成了我班一道不变的风景线。

有了日积月累,表达就有了“活水源头”。我将课堂习作与日常周记相结合,进行习作方法指导。课堂习作,与单元阅读紧密相连,写前重点指导学生根据主题选择素材,确定写作方法。如五年级习作训练:写一个你喜欢或敬佩的人。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和生活经验确定习作内容后,教师要选择一个典型片段进行拉伸式方法指导。

课堂上我是这样指导的:看到“敬佩”这个词你第一个想到了谁?把他郑重地写在本子上。能说说你敬佩的人是谁吗?没有“敬佩”的人也不要紧,老师还有一个词(板书“喜欢”),看到这个词你脑海中立刻浮现了谁的身影?请写在本子上。你喜欢或敬佩一个人的背后一定有很多原因,请你把最主要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写在名字的后边。其实这是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品质、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说出人物的特点;接着我让学生说出哪件事最能表现出他要写的人物的特点。

一位学生是这样描述老师的:“老师很疼爱我们。有一次,我摔倒了,老师看见后亲手将我扶了起来,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我是这样指导的:“你是在什么情况下摔倒的?老师发现后是怎样做的?查看伤势时她有什么表情?对你说了什么?老师这样做,你有什么感受?”经过指导,孩子是这样修改的:

下课了,我和同学有说有笑地走出教室。下楼时,我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我抱着脚痛哭起来。张老师正好从这里经过,只见她三步并成两步,飞快地向我奔来。她一边扶起我,一边从口袋中掏出纸巾,擦去我脸上的泪水,关切地问我:“摔到哪里了?我看看。”当看到我的脚只擦掉了一层皮时,不由得舒了一口气,微笑着扶我站了起来。看着老师亲切的笑脸,我的心里暖暖的,脚上的伤也不疼了。

一篇习作就在拉伸中变得完整生动了。课堂习作又让周记有“法”可依。周记是小组轮流式作文,侧重个人观察视角与思考,不限定题材与内容,让学生有“感”则发,有“见”则写,允许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把所见、所闻、所感,毫无顾忌地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因为周记内容完全来自学生的生活,内容较宽泛,选材较随意,无形中降低了写的难度。每天的周记点评对学生来说,更是一大乐事,我将周记中立意新颖、选材独特,特别是细节描写突出的文章作为范文,如段泰宇的《半夜“鬼”来电》,褚宇彤的《嘿,同桌》,田航宇的《电梯惊魂》……让学生在笑声和感叹声中,“悟”到了写法。

作文如同游泳,从课内学习收获到课外活动所得,从学校到家庭,从生活到自然……都是学生练笔的对象。学生在创作的海洋中,会越写越爱写,越写越会写。

三、创立模式,打破常规定势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被激活,创新作文能力就会提高。在学习、实践中,我不断打破旧的模式,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创立了适合小学作文教学的课堂新模式:

1.设境入题,激发兴趣。

兴趣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出来。激趣的方法多样,如谜语、故事、表演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你说我议,畅谈交流。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个人就有两个以上的思想。”根据要求,小组畅谈写作意向,教师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梳理素材,整理思路。

3.美文铺路,拉伸引领。

写作贵引,依引写文,文思如泉。“引子”可以是学生积累的佳文片段,也可以是精心挑选的例文,教师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拉伸,丰满习作。

4.尊重个性,形成初稿。

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无论是选材、布局,还是语言表达要独立思考,尽显个性。

5.修改加工,自我完善。

完成初稿后,采用自评,师生、生生评议的方式,指导学生修改自己或同学的习作,分享成功,为不足习作找出修改方法和途径。

6.课外扩充,延续兴趣。

创建习作园地等,将优秀习作展示出来;创办班刊,将优秀习作装订成册;同时积极向杂志社投稿,不断发表的作文更激起了学生浓厚的习作兴趣。

虽然,只是行走于读写教学实践的路途中,但是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扎实不懈地研究和探索,定会使“读写”实验迎来“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

 

(《山东教育》20154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