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课巧设计, 探究氛围浓

发布日期 : 2014-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中心小学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新课的导入就犹如这“先听见的瀑布的声音”,使人有一种想探幽览胜的冲动,起到了酝酿情绪、渗透主题、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次成功的导课为整节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计导课环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实验悬念,激发质疑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如教学《水面的秘密》一课时,我采用了实验和悬念相结合的方式导入新课。首先让让学生把一个自制的小铁圈放入水中再拿出水面,仔细观察小铁圈里有什么现象,你还发现了什么?一开始学生认为这个毫不起眼的小铁圈会有什么神奇呢?但是实验过程中,他们很快发现当把小铁圈拿出水面后,小铁圈里竟然有一层薄如蝉翼的水膜!而且拿出水面时,小铁圈里的水与整个水面难舍难分,用学生的话说“像两个难舍难分的小姐妹,手拉着手不愿意分开”,并且感觉到水面有一种吸引力。学生的好奇心马上被调动起来,发出了惊叹。学生问:“为什么小铁圈里会有一层水?”“为什么水不想分开?”“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小小的一个铁圈,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课件导课,感官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无法亲身体验的科学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为今天的教学开阔了更广阔的天地。如《改变浮和沉》这一课,一开始就给学生播放电脑课件:激昂豪迈的音乐声中,一艘潜水艇正在海面上航行,不一会儿它渐渐地下沉到水中继续行进,在水面上隐约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又过了一会儿,潜水艇慢慢上浮,直至全部露出水面。课件播放完后,学生仿佛还没有从宏大的场面苏醒过来,教室里一片寂静。教师趁机点拨:“你有什么问题吗?”孩子们这才如梦初醒,问:“潜水艇为什么能沉下去,又为什么会浮上来?”教师说:“今天咱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好不好?”“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直观的画面,真实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把学生探究物体沉浮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三、不露痕迹,巧渗主题

在导课环节,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适宜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探究的情境,并在心里做好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蜡烛的变化》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出示一张纸,对学生说:“老师手里有一张纸,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这张纸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学生回答出用撕、画、揉、浸泡在水里、用火烧等办法。然后我请两位学生上台分别演示撕和烧的办法,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撕和烧的方法使纸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说出用撕的办法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本质并没有变,纸还是纸;用烧的办法使纸变成了灰烬,并冒出来黑烟,也就是说产生了新物质。我顺势利导,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质的变化,借助什么来研究呢?”紧接着出示一支蜡烛,“对,我们就借助蜡烛来研究。”这样导入新课,并没有用专业的术语和抽象的定义,也没有在课的初始阶段就把结论告诉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的两种变化,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续的探究和结论的得出奠定了基础。

四、活动激趣,促生揭秘

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首先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说做游戏,情绪马上高涨了起来。我接着说:“老师坐在凳子上,谁能将我连凳子一起挪动?”学生们跃跃欲试,积极举手。我找了一个班里力气最大的同学上台试试,结果该生没挪动。我又找了一个瘦弱矮小的小女孩,并给了她一根棍子,在耳边悄悄告诉了她具体的做法,小女孩成功地将我撬起来了。我趁机说:“哦,看来女生比男生的力气还大哟!”学生们纷纷表示不服气,发言道:“她用了工具!”“她使用了杠杆!”“用杠杆可以省力!”我评价道:“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是呀,一根棍子,当用它撬起重物时,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杠杆的秘密。”一个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却包含了很多的科学奥秘。用这种形式导入新课,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学生的猜想和思考,迅速地把学生引入探究的情境。

当然,小魔术、讲故事、猜谜语等等这些形式学生也非常喜欢,只要设计得当,都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是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精心设计巧妙的、能直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导课方法,既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让整节课都充满浓浓的探究氛围。

 

(《山东教育》2014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