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应重视儿童心智培养

发布日期 : 2013-10-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青岛市李沧区北山小学   刘玉贞

 

大凡从事体育事业的人,应该都会记得有“奥林匹克之父”美誉的法国著名教育家、国际体育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皮埃尔·德·顾拜旦的《体育颂》。在这首抒情诗中,顾拜旦盛赞体育是天神的欢娱,是生命的动力;是美丽,是正义,是勇气,是荣誉,是乐趣,是培育人类的沃地!

的确,体育从来就不单单是强健身体的活动,而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既是身体活动,也是心理活动、社会活动。破除把身心割裂开来的生物体育观,重视体育的人文性、社会性和教育价值,重视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心智培养的作用,理应成为当今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心智,顾名思义是人们的心理与智能的表现。有人把心智成熟的标准定为五项:一是正确认识自我,“他行你行我也行”;二是正确应对挫折,愈挫愈勇,百折不回;三是正确认识他人,取人之长,明己之短;四是用积极心态认识社会,自信、坚定、争先;五是明确自己人生目标,坚持、勇敢、奋进。而体育的竞争性、耐受性、机敏性、公平性,成败、强弱的外显性,以及对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精神气质的高度要求等,无一不显示了体育在达成上述五项标准上的明显优势。

由此观之,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培养儿童心智,首先要回归体育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原点。关于体育,孔子有一个著名的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艺”即是“六艺”,于此之前分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说明它们是和谐统一的,这符合孔子一贯的“修德励志”的教育主张。不独中国,古代西方在注重体育强身健体功能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心灵的提升,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躯体中,二者缺一不可。德谟克利特甚至说:“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而奥林匹克的一贯精神亦是将身、心和精神等方面的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提升为一种人生哲学。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培养儿童心智,其次要还体育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本来面目。近代以来,从蔡元培提倡体、智、德、美四育,到陶行知指出体育为德、智二育之基本,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直到今日提倡之素质教育,无一不将体育放在与智育、德育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再次强调了体育的综合性,要求突出体育的多种功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所有这些,无一不显示了体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曾几何时,在应试教育的裹挟之下,体育要么被边缘化,成为可有可无的“副科”;要么成了升学考考试、博取学业的敲门砖;要么沦为彰显学校的政绩的形象工程。总之一句话,教育的功利化已经使体育与其本质渐行渐远。

我们的学校体育不能在这样下去了。从国家层面看,学校体育是一国体育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远的不说,从近期来,国家男足1:5惨败于泰国青年二队,中国男篮折戟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女足沦为亚洲二流……中国体育在集体项目上的整体沦落,且后继乏人。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不足7000人,而日本青少年球员在册已超过60万,以区区几千人对抗几十万人,焉有不输之理!针对这一窘境,不少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了中国教育。这样的指责虽不全然正确,却也不无道理,至少应该促使我们警醒,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为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些什么?

从学校层面看,体育有助于学校和学生精神面貌的改造和提升,有助于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建设和发展,使校园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从家庭及个人层面看,体育对于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意志品质的培养、心理承受力的提升,特别是心智成熟的促进是十分明显的。不少家长在孩子成功考入理想学校后,总会庆幸于孩子对体育活动的热爱。曾在报上看到,成功考入北京科技大学、现已是本校研究生的傅笑晨的家长说:“孩子在校时成绩并不出类拔萃,而高考成绩却拿了全班第一。他是发挥型孩子,越到重大考试发挥越好,这得益于他从小坚持体育锻炼多。小学的时候,学校选傅笑晨进体育队,周围的人劝我不要让孩子去,觉得孩子将来又不想走体育的路子,何必耽误时间,吃那么多苦呢?我觉得体育锻炼既能增强孩子体质,还能提高其综合能力,坚持让孩子进了体育队,踢足球、跑百米,锻炼了孩子的爆发力、耐力,协作、配合意识得到增强,控制力得到提高。学习累了,出去踢一场球,可以让他得到很好的放松。高考阶段很多时候他也是用这种方式来调节心理和释放压力的。所以,拿出时间来让孩子锻炼身体,不是减少了学习时间,而是对学习的一种促进。”看来,体育也是一种具有高回报率的人力资本投资。

要说的话还有许多,还是让我们引用顾拜旦的《体育颂》结束这一段文字吧:啊,体育,你就是进步/为人类的日新月异/身体和精神的改变要同时抓起……

 

(《山东教育》20139月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