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探究学习 培育良好品德

发布日期 : 2013-10-05点击次数 : 来源 :

福建省漳平市实验小学   卢范坤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指出,探究学习是通过探索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探求知识的学习方式,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最大程度发挥这种教学活动方式的实效,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笔者在实施探究学习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主题

当前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已引起普遍重视,特别是新知的引入环节、课中的小游戏等,渐成一派流行趋势。为使品德教育更贴近儿童生活,改变枯燥、抽象、说教的教育现状,教师要善于创设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激活探究的思维。

例如,教学《买东西,看什么》(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一课,教师一上课先播放一段录像:周末,新华都超市。兰兰一家三口推着一辆购物车正在逛商场。他们走走停停,边挑选边议论,买了光明牛奶、统一方便面、小闹钟等东西,收银台前爸爸付了钱,还开了张发票……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师生共聊购物的快乐,再让学生猜一猜兰兰一家买东西时,究竟在挑什么?看什么?比什么?带领孩子走进生活,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这种情境的创设与本节课的活动主题很融洽地建立了一种必然的联系,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乐趣和成功,为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心理基础。

二、主动尝试,掌握探究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探求结论的方式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意思是不要直接给予物质,而是教以方法或某种信念。这句名言辩证地道出方法、知识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当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探究学习时要特别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紧紧围绕主题进行探究,主动去尝试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学习、总结、创新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行之有效的探究方法和探究习惯。

例如,教学《看地图,找家乡》(教科版第五册)一课,可以这样设计。(一)畅谈家乡:观看课件《大陆阿里山》,师生畅谈家乡的地理信息、风土人情等。(二)看懂地图:简介图例和比例尺,并让学生说说如何辨别地图上的方向;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到家乡的地理位置,并给家乡所在的省涂上颜色;说说周边省都有哪些省份。(三)寻找家乡:在福建政区图上找到家乡——漳平,在漳平政区图上找到所在乡镇、学校,在漳平政区图上找到你到过的景区或你想找到的地方。(四)今日家乡: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家乡的土特产、漳平奇石等实物或图片。(五)宣传家乡:让学生动手给家乡设计名片,推介家乡。本课教学以家乡为主题,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家乡的素材、信息,在初步看懂地图的基础上,围绕畅谈家乡、寻找家乡、今日家乡和宣传家乡四个版块进行探索,通过说一说、涂一涂、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尝试,尽管偶尔出现失误,但学生兴趣盎然,在掌握了正确的看图方法后最终找到家乡乃至学校,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在亲身经历此次探究家乡的活动之后,课堂上呈现的活动热情终将褪去,但围绕家乡这一主题所进行的课前调查、看懂地图、设计名片等方式方法必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积极参与,亲历探究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是融历史、地理、日常生活等知识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与社会生活实践、思想教育相结合。课程标准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因此,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内在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参与意识将来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遵循这一基本理念,《品德与社会》课要开展鲜活、有趣、新颖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亲历探究过程,从而获得有关的体验和认知、情感的发展,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北师大版第三册)一课时,精心设计了如下环节:(一)听一听:以“模仿水声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二)说一说:通过课前调查、生活资料的收集发现水的用途,认识水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三)演一演:给小金鱼换水,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体验动物离不开水,为下一环节做好情感铺垫。(四)想一想:假如我们的生活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可怕的事?在学生对水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时,让学生回忆缺水时家庭情况并谈谈自身的感受,从而深刻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再想象如果缺水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接着看课件“缺水的世界”,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进一步提高认识。(五)读一读儿歌《因为有水》。通过配乐朗诵,激发学生珍惜水的情感。整节课教学情景交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从家庭→学校→社会,由近到远,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融入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了由体验到感悟再到内化为行动的活动理念,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

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合适的活动环境与条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中学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把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实践、探究、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动手又动口,既用眼看又用脑想,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品德课、运用品德课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四、小组合作,共筑探究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识的途径,为开展探究学习提供了所必需的交流平台。小组有多种组合方式。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座位远近或居家邻里进行分组,但要注意做到小组之间总体水平的均衡,要将不同特长、性格、学习兴趣和成绩不一的学生编为一组,尽量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以4-6人为宜。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和性格内向学生,帮助他们加入相应的学习小组。同时对小组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协助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平等讨论,并让学生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活动、交流和汇报,使小组学习成为培养学生平等民主意识与合作交往能力的过程。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灾害无情人有情》(科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的“故事”,课上由各小组轮流汇报:或讲故事,或展示图片,或介绍剪报,或播放视频片段……让学生在倾听英雄故事、了解英雄、观看人们战胜灾害的场面时,体会其中手拉手、心连心,拧成一股绳的感人场景。最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帮助灾区的人们。各合作小组成员联系实际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想法和体会。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讨论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互相探讨,互相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对不同意见的聆听、理解、接纳、赞赏、争辩、互动,完善自己对知识的建构。随着探究活动的深入,学生在自主交流、相互补充的过程中,找寻到了问题的最佳答案,最大程度地共享了课堂资源,使道德认识逐步转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探究学习深受师生的喜爱。一次成功的主题探究活动,汇聚了同伴的智慧和经验,帮助学生社会性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当然,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丰富,教学活动方式选择多样,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等因素,灵活采用恰当的教学活动方式,才能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山东教育》20139月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