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化”深处漫溯
发布日期 : 2013-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淄博师专附属小学 孟 强
当下,关注“言语表达”、突出“语言运用”,已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应该说,从课改初期的“以读为本”,到十年后的“语用为本”,小学语文教学在回归学科本位的道路上进了一大步。
常言道,“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积淀、三千年文化传承的人文学科,我们不禁要追问:“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否就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如果不是,那么,比“语用”更上位的追求应当是什么?两个字:文化。四个字:以文化人。赘言之,文化的熏陶,文化的浸淫,文化的引领,文化的传承。
识字教学中,某老师教学“舒”字。为了识记字形,学生想到了“加一加”的办法,左边是个“舍”,右边是个“予”,合起来就是“舒”。然后,老师进行了书写指导,“舍”的捺要变成点,右边的“予”不能加撇,要和“矛”区分开来。最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组词和造句的方式进行巩固运用。教学流程前后连贯,似乎无懈可击。可是,到了当堂反馈的时候,有些学生还是把右边的“予”误写成了“矛”。识字教学走入了不讲还明白,越讲越糊涂的误区。那么,该不该讲?怎样讲学生才能记得清,写得对?我们可否这样,在学生分清了字形之后,顺势点拨,“舍”意味着付出,“予”意味着给予。当我们多一份付出、多一份给予的时候,就是心中最舒服、最快乐的时候。如果把“予”写成“矛”,心中充满了矛盾,肯定不舒服。如此一来,学生不仅牢记了字形,还受到了“舍得”文化的熏陶。
阅读教学中,某老师教学《军神》一课。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选择最受感动的地方,做批注,谈感受。当学生联系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为刘伯承不用麻醉剂竟能数得清刀数而深受震撼,与沃克医生的赞叹产生强烈共鸣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升华和释放情感,进而启发学生关注话语形式,语言、动作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大有裨益,值得借鉴。教学至此,本无可厚非。然而,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与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如果把这一片段和文本内容做一比较印证,想必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会更深刻,对言语表达的感悟会更透彻。更重要的是,将文化的活水引入文本,引入课堂,能在学生心湖中漾起英雄情结、英雄崇拜的涟漪,为学生洞开一扇涉猎古典名著和传统文化的窗口。
写话教学中,某老师结合《第八次》一文中的“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这句话,进行读写结合的言语表达训练。首先,老师让学生比较把“丝断了,网破了”改成“网破了,丝断了”行不行?当学生明白了“丝断了”和“网破了”之间的顺序不能打乱,彼此存在着先后承接的关系之后,老师顺势而导,出示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情境图和与之对应的“秋风吹”“天气凉”“落叶飞”“遍地黄”三字短语,打乱顺序后,让学生联系情境和语感,排列组合成前后联系、通顺连贯的一段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语境中及时巩固了文中的表达方法,达到了以读带写、学以致用的效果。客观地说,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案例,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三字短语选得不够经典。曾记否,古人《秋风辞》中的两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拆分开来,就是“秋风起,白云飞,草木黄,雁南归。”如果让学生排列这组短语,是不是更好?既练习了表达,又达到了在“含英咀华”中,触摸“悲秋”文化的妙境。
行文至此,想起了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诗中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的意境令人神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理应具有文化传承的担当和自觉——寻梦,向“文化”更深处漫溯。
(《山东教育》2013年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