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师如何科学备课

发布日期 : 2013-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淄博师专附属小学    

 

我校目前使用的是青岛版的《科学》教材,结合我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科学教师应当如何科学地运用教材进行备课。

一、科学课的目标设计上要注重“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课程性质和设计理念就决定了科学课不能是“教教材”的教学,不能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科学教师更多的应是“用教材教”,同时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

二、要打破教材对科学教学的限制,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为科学课堂服务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课程,科学课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我认为,一切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教学形式、可促进学生科学能力提升的教学手段,甚至一切能利用起来的各种社会资源,都可以服务于科学教学,成为科学课堂的一部分。

我校使用的《科学》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模块化,每课的结构基本上分为“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和“拓展活动”四大模块,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前能带着问题搜集、准备材料(活动准备),课上围绕主要问题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活动过程),并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由活动),课后能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拓展活动)。这种模块化结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前、课中、课后的探究活动融为一体,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但是这种模块化的结构设计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每一课时的学习过程都模式化、固定化了,而实际教学当中并不是每一课时的学习都适合结构模块化的设计形式。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我校科学教师普遍反映科学课难上,四个过程难以准确把握,走入了拘泥于教材上科学课的误区。因此,要上好科学课,就要真正理解科学课程的设计理念,让科学课堂教学从框架中走出来,不要局限于一种固定的教学形式,不要简单地只利用一种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让科学课堂不局限于课堂,让科学课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大胆对教材中的模块进行调整

刚刚接触科学课的教师往往都有这样的体会,拿到科学课本一看,三页纸的课文所有文字部分加起来还不到二百字,课文主体是大量的图片,图片内容主要是提示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感觉用这样的教材备课一点头绪没有,课怎么上也无从下手。但是当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参之后,又会感觉到一节科学课包含的内容其实很多,如果完全按照四个模块设计时间上可能不允许,这时就需要对整个课堂活动进行设想,哪些部分需要舍弃,哪些部分需要精心安排,在实际活动中学生会出现哪些情况,不同水平的学生会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等等。因此要上好一节科学课,首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在实际备课和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多反思,不要认为教材上的内容就是对的,教参上的设计就是最合理的,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上的很多设计并不是最佳方案。如《青岛版》三年级下册《食物中有什么》一课,第四部分拓展活动中要求学生课下探究苹果中水分含量占苹果总重量的百分比。课下我对苹果进行了多种方法的处理,如用电烤箱加热,自然晒干等,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还产生了浪费。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我发现香蕉皮晒干以后的重量会大幅减少,在晒干过程中还不易腐烂,也不产生浪费,我就让学生重新用香蕉皮完成了这部分的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事实数据也证明香蕉皮水分的含量竟然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大胆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甚至是重组教材,是教师的义务和权利。对于教材中不合理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内容取代,使学生真正能快乐、简单地学习科学。

四、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学未知的科学

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知道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们要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进行一节新课时,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准备得很充分,或者说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生活经验,学生掌握的水平已经超出课上需要探究得出的结论,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结合教材进行重新设计,以保护学生学习未知知识的好奇心。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等。但是归根结底,它们都属于科学。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指导。因此,科学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地用好教材,认真钻研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对教材进行设计和创造,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来源于教材却又远远高于教材。

 

(《山东教育》2013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