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画结合教美术

发布日期 : 2018-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滨州市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   王建鲁  赵莉莉

 

郭声键先生在他的《艺术教育论》一书中谈到: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用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

音乐与美术如同孪生姊妹有共同的基因一般,能够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相互联系、相互融通、和谐搭档,对于小学美术课而言,我们把音乐巧妙引用到课堂中来,则可以使教学更丰富、生动,使听觉、视觉交融穿插,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审美空间。

一、音画互感,借音传相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下最伟大的绘画。音乐与绘画都是艺术家心灵的表征。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具有流动性与时间性。音乐主要是靠音响、旋律、节奏、音色来进行“绘画”的。绘画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也是一门空间艺术和造型艺术。绘画的基本要素是线条、色彩、造型。在音乐与绘画语言要素里,音乐中的旋律仿佛绘画里的线条、造型,和声、音色仿佛色彩,曲式、节奏如同构图。

音乐与绘画有如此之微妙的联系,在教授冀教版第十二册第8课《风驰电掣》一课时,在本课的探究环节中,我设置了以下活动,并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感知、体会、表达。

活动一:对比聆听两组音乐,感受风驰电掣,音画联想找方法。

音乐一:《高山流水》

音乐二:《大黄蜂的飞行》(马克西姆演奏)

师:哪一个曲子更使你感受到风驰电掣的速度,你能够联想到什么,有什么样的美术元素,色彩、点线面?如什么样的线条、什么样的颜色……

经由音乐的启发,学生的感受联想十分丰富,有的联想到黑暗中刺眼的亮黄色,有的联想到闪电的速度,有的联想到密集如麻的线条……

音乐与美术是姊妹艺术,两者之间有着不可言传的微妙联系,并相互促进和印证,音乐与美术课程是培养学习情感的重要途径。在三年级开始,学生就接触了类似的美术课程,所以,学生有能力将音乐元素转换成美术元素,也就在充分感知中开始了美术探索之旅。

在马克西姆充满现代节奏元素的演奏中,激情澎湃的热力如同无数的光电与学生的心发生连锁反应,给下一环节美术的表现找到了很多的方法:

活动二:实践印证,点拨助学促学习。

师:到这里,我们肯定有不少的感触和收获,让我们继续探索:

1.你认为速度可以怎样去表现?

2.游戏:让静止的苹果动起来,在音乐联想感悟后尝试运动物体的多种表现方式。

在此环节中,学生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造型、表情,在游戏中找到了多种表现速度感的方法。其间,伴随学生的发现不断深入化,老师及时点拨小结,在审美快乐中提升了学生的造型表现力。

美术学习的前提,是学习者必须在情感上首先认可,并能发现美。这是艺术学习的规律。此案例中,恰当的音乐如同催化剂,而接下来进一步的学习就是引领学生研究美术元素,培养训练孩子们的美术思维能力,提高总结概括水平。

二、音画交融,借音传情

音乐是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是跨时空流动的情感,其传情之处能够将不同国籍(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人类共同的情感、情趣、情操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冀教版第九册第16课《多彩的民族服饰》一课,苗族的服饰是欣赏的重点。可是在遥远的北方,如何使学生领会少数民族的服饰风情呢?仅有丰富的图片和苗族的介绍资料在文化生活情操上还远不足以打动学生,我需要找到一种能够穿越时空的形式,瞬间传递出苗族人的生活风情和精神风貌。白诚仁先生编曲的《苗岭的早晨》搭建了学生认识感受苗族生活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聆听乐曲《苗岭的早晨》,展开联想,欣赏图片,交流赏析苗族服饰的特点。

《苗岭的早晨》乐曲分三段,第一段以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飞歌”旋律,把人们带进山峦起伏的苗家山寨;清婉悦耳的鸟鸣划破清晨的寂静……顷刻间,树木、山峦从沉睡中醒来,勤劳的人们起身,缕缕炊烟升起在晨曦中,山林热闹起来……

第二段表现苗族儿女吹奏芦笙、欢歌跃舞的情景,显示出苗族人热烈奔放,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三段再次重现苗族山寨的秀丽景色,霞光普照,峰峦起伏,给人无限的回味和向往之情。

聆听乐曲,我们能够感受到苗岭美好的自然风光和苗族儿女勤劳、奔放、热情的高尚品格,充满着浓浓的苗族生活气息,将苗族的生活情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在音乐联想中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这里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生活着怎样的人?你感觉到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你都联想到了什么?当学生了解到苗族的生活风情后,再来赏析苗族的服饰与图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标中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要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一曲《苗岭的早晨》配合丰富的图片和文化资料瞬间拉近了学生与苗族同胞之间的距离,实现了艺术与情感的共鸣,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达成了文化、情操上的尊重和共识。有了这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多了一份包容、谦虚、审美的学习态度。

音乐与美术能够视听相通,但本质上同源不同流,我们要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以利于我们的教学。

 

(《山东教育》20134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