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的师生双赢
发布日期 : 2013-04-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沂水县沂水镇中心小学 徐晓强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课,对实验教学的仪器、器材等课程资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内容之一的自制教具,对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人结合教学实际,立足已有器材,对教具制作进行了探索实践。
一、自制教具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有利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学习中,课堂就会变得开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自然会倍增。自制教具所用材料多来自学生的身边,完全可以不拘一格从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中寻找素材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制作过程和所呈现出的科学现象更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例如,在讲述“热传递”时,根据课程特点,我做了一个小魔术:选择一个易拉罐,事先在底部放入燃烧的木炭,然后在易拉罐顶部插入一块长方形的铁片,这时,在铁片上放上一块包有磷片的棉球,很快,棉球就冒烟并燃烧起来。顿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老师真有这么大的本事?此时不失时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热的传递……”这样,利用自制教具创设最佳情境,因势利导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有了极大的帮助。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科学始于好奇”。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具有爱玩、好动的个性特点,富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正是引起创新的内在动力。而自制教具的过程,正是学生运用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既要动手制作,还要动脑思考,灵活运用知识和经验进行个性发挥,尽管每位学生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式不尽相同,成果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都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日久天长,他们就会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行为,探究习惯就会慢慢养成,探究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在教授《灯泡亮了》一课时,我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电珠发光,而是提出疑问:“谁能让小电珠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材料去制作让小电珠发光的电路,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电珠发光,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有趣的不倒翁》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制一个不倒翁玩具,学生左扳右扳,不倒翁也不倒,此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对于这一现象既有兴趣而又惊奇,纷纷提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想探索的兴趣油然而生。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有不少学生都存在重理解轻实验、重动脑轻动手的问题,而自制教具一般都比较简单,其特点是就地取材、易制易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充分接触,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学习“风的形成”时,我根据课本内容,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的形成演示箱”,学生都不会木工,缺乏技能,可是他们边学边干,有的回家请教大人,有的干脆拿回家去做,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制作完成了“风的形成演示箱”。通过制作,学生学到了很多简单的技能,提高了分析设计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被自制的“风的形成演示箱”所吸引,很容易观察到了风形成的现象,使得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提高了。
二、自制教具,能增强教师科研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有利于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自制教具是实验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满足教学需要的工具,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和补充。教师能大胆进行自制教具,就体现了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和教学方法的探究广度。因为教师要想自制教具,首先要对教材的编排意图研究透彻,以便选择能达成目标的方法策略;同时要了解配发教具的使用效果及其缺陷,进而改进或者重新设计制作教具。这样上课时,教师就能运用自己选定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最需要的时候使用自己做的教具,针对性强,容易发挥它的作用。同时加以口头启发,科学道理讲得会更清楚,学生更容易理解。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自制教具是创造性的劳动,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参与自制教具活动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自制教具的目的是优化教学手段,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选取材料、设计教具造型、打磨配件和组装成型等制作过程中,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创意和构思。例如:制作根系标本时,常规的做法是干制,但做带根瘤的标本时,干制无法保存侧根上的根瘤。通过反复实验,我们采用了“浸制法”,把大豆根洗净,装入输液瓶中,根的顶端插入已打孔的胶塞孔内,并向瓶内注入保存液,待注满液体后,盖上胶塞,奇迹出现了,大豆直根上的侧根,在保存液中自然伸展,装满保存液的输液瓶起到了一个放大作用。如果教师不参与自制教具活动,就不可能出现新的制作方法。在利用材料进行实验和教具制作时,作为教师,我们也是从不会到会;教具的设计,从不成熟到成熟;制作的教具,从粗糙到精美。经过多次制作教具,动手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同时也从开始的模仿制作到独立设计制作,再到发明创新,教师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共同研制教具,密切了师生关系,拉近了教与学的距离。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程要大力推进教育方式的变革,坚持“学中做”与“做中学”共同发展,大力强化“做中学”。师生通过开展自制教具的研制活动,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与“学”的关系。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制作教具和科技小制作,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用心引导,耐心指导,对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积极鼓励,共同设法解决难题,帮助学生制作成功。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指导、鼓励、帮助及成功后的喜悦,学生是念念不忘的。学生跟老师亲近了,也就愿意学习该老师教的学科了。
三、自制教具,能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1.有利于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知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室配备的许多教具陈旧老化,在制作中存在许多不足,影响教学效果,使用这样的教具容易打击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挫伤他们的自信心,而自制教具的使用可以将知识具体化,有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例如:在研究“空气占据空间”实验时,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难讲清,我们就在传统的实验装置上,加了一个导管,插入烧杯的水中。当向漏斗注水时,水不入瓶;当打开插入烧杯中的导管开关时,学生们看到了水入瓶,说明有空气跑出。看不见的空气,一下看得见了,说不清的道理讲明了。
2.有利于可以缩短实验时间
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是比较漫长的过程,教师在实验室条件下就是要千方百计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让学生看到这个变化,进而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实验的时间过长,效果又不明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只有缩短实验的时间,才有可能在4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验个数,加大教学密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研究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中,气体、液体的热胀冷缩变化比较明显,学生们比较容易观察到,而固体的热胀冷缩往往就不明显,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采用“金属球热胀球实验”,实验时,先将金属圆环套过铜球,让学生看到铜球能自由地通过金属圆环,说明铜球的直径比圆环小;然后用酒精灯加热铜球,至少五分钟后再用金属圆环去套铜球,发现铜球通不过圆环了,这说明铜球加热后体积胀大了;最后将铜球放在冷水中浸一下,再去套金属圆环,又发现铜球能顺利地通过圆环了,这说明铜球受冷后体积又缩小了。这个实验因时间太长,既减少了实验的密度,同时因时间长还会降低学生们的注意力。为缩短实验时间,我们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铁丝圈代替金属环,玻璃球代替铜球。第一步把玻璃球往铁丝圈里套,通不过;第二步在酒精灯上加热铁丝圈,然后把玻璃球往加热后的铁丝网上套一下,发现通过了;第三步把铁丝圈放在冷水中冷却一下,这时发现玻璃球又不能通过了。该实验用的实验材料好找,人人都可以制作,人人都可以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且实验改进后所用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科学教学中师生自制并动手操作学具进行实验,将眼、耳、手、心综合运用,远比传统的“黑板+粉笔+说教”要具体、实效得多。
(《山东教育》2013年3月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