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语文课堂的真实

发布日期 : 2013-04-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青州市云门书院双语学校   曾庆芳   张云杰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曾经聆听过很多名师、专家的课堂教学,产生过“怦然心动、跃跃欲试”的冲动;也曾和自己的同事为了准备一节赛课而煞费脑筋地日夜准备,有过“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然而,事过境迁,回想一节节特点鲜明的课,却怎么也难以和我们平时的课堂画上等号。

平时的常态课上,我更多地看到的只是一种有意的模仿,却怎么也找不到曾有的感觉,难道是公开课与常态课本身就不是一回事?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举行公开课的意义何在?我细细翻看着听课记录本上一行行带着思考的记录,品味着那曾经的回忆;我默默地诵读着新课程标准中的解读,当回到语文的原点思考的时候,我似乎发现了事物的本质。

追求“完美”,失去“真实”

为了准备一节课,我们的老师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花时间钻研教材、悉心备课自然不必说,更有很多教师找来名师名家的课堂实录、教学案例进行“解剖移植”。课备好了再试讲,一个班不满意再来第二个班,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反复推敲之后,一颗心方才落定,然后才肯走上讲台。之所以这样做,一句话,追求完美。然而,也正是这所谓的完美,让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缩手缩脚,急于将备课的内容讲完,甚至经常出现越俎代庖,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情况,学生只能充当看客,充当老师导演的剧本中的小丑。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是一脸的木然。敢问:这是否是一种完美?

记得2004年,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来青州做课,我执教的班级有幸和她一起学习课文《秋天的怀念》。事先没有打招呼,也没有试讲,课堂上,她就那样轻松地走近了学生,先是和孩子们一起背古诗,然后是读课文,看似漫不经心,却又水到渠成。教师以一种开放的心态走近了学生,孩子们也丝毫没有感觉到名师的存在。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是那样轻松、自在,最后,双方在达成了情感共识“人,要好好活”的主题后,在激情朗读中课堂达到了高潮。

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品,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经营与合作的结果,任何一方独占课堂,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课堂都不可能健康、和谐,更谈不上“完美”!

盲目“生成”,失去本真

评课的时候,大家有意无意总会触及“生成性课堂”,似乎不谈生成便没有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为动态的生成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预设”,使更多的鲜活的元素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它令人耳目一新,有时可以说是为之一振,然而要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生成,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需要教师有非凡的掌控能力,需要高超的教育机智。

这是一堂低年级的阅读课《春到梅花山》,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许多有关梅花的精美图片,在“带领”学生欣赏了梅花山的梅花之后,学生有感于梅花的晶莹、美丽,神情激越,此时正是深入文本进行阅读的好时机。然而,此时教师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到梅花山,最想做点什么?”问题一出,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回答:“拍照留念。”“驻足观望。”“绘制图画。”忽有一生站起说:“我想折几支梅花带回家!”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开始指责该生的做法,这位教师也加入了这场“声讨”之中。在激烈的辩论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如果去春游,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话题更是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在大家的激烈讨论中。下课铃响了,这位教师这才意识到这是语文课,敷衍着说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而草草收场。

这堂课从表面看,师生间的互动确实体现得十分到位,而且也生成了新问题,然而将这“折花对不对”“春游该做什么”的讨论作为语文课的全部,与学习语言的初衷相差太远,基本的文本资源都丢失了,何谈“生成”?

“个性化”误读,丢掉语文的“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课上,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了这样的声音:“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样的声音,无疑是令人欣喜的,它说明我们的老师已经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中来了。然而,课堂上更多的情况却是学生的读书浅尝辄止,课文没读上两遍,教师便匆匆开讲。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没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就不可能对文本有深刻的解悟,更谈不上什么个性化解读了。学生在没有理解原文的情况下任意发挥,在“请你说出自己的感悟”这样的苦苦追问下,信口开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读书粗枝大叶、说话不假思索的习惯。读书不做深入思考,就直接发表意见,问题不是从文本中产生,而是来源于自己琐碎的、甚至是片面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课堂上,有多少对文本的误读被认为是“个性化解读”,而事后被教师自己发现而后笑。有时,课堂上学生这种表面上的回答积极、你说我辩却也被冠以“课堂活跃、师生互动热烈”的幌子而大行其道。孰不知,这样的“个性化阅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只能是贻害无穷。

寻觅真实,再现纯真的“语文味”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会读书、写字、作文的方法,养成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习惯,逐渐形成语文素养。我想,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要深知这一点。

曾经观摩过于永正、薛法根、孙双金这些名家的课堂,他们的课堂上,我们丝毫看不到浮华与造作,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贴近自然的本真,那是一种纯正的语文的味道。

曾经见到于老伏在黑板前认真书写课题的身影,转过身,轻轻地对孩子们说:“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就一定要认真!”曾经想起薛法根给学生讲解“钓”和“钩”的区别,“这点便是鱼饵,这钩便是鱼钩,小朋友,记住了吗?”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贾志敏老师利用热线电话指导孩子作文,一句话,一个词,有时一次辅导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就是整整的一两个小时。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课堂上,有时我们喋喋不休地讲解文章结构、讲解写作特点,学生能听懂吗?我们步步追问,学生就会产生独特的感悟吗?不,这完全做不到。观课看学生,听课听常态,让学生们坐下来,静静地读书、思考,和他们一起走进文本,悄无声息地走进去,与书中的人物对话,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语文,一起感受语言的魅力。多读一点书,多背一点美文,为孩子的未来多积蓄一点精神的饮品,我想,这就是真正的语文。

 

(《山东教育》20133月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