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

发布日期 : 2012-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胶州市三里河小学   孙玉凤

 

曾几何时,讲台上,教师或慷慨激昂,义愤填膺;或婉约悲切,潸然泪下;或高山流水,意蕴悠长……而讲台下的学生,则如痴迷的观众,每一根神经都被老师的一举一动牵扯着。讲台成了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这看似热闹的课堂,唱主角的永远是教师。当然,课堂上的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侃侃而谈,但那是对课文的分析,从来没有跳出文本,没有站在纵观的角度上去看问题,真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直到崔峦老师的登高一呼“和内容分析的教学说再见”“实现有内容分析的阅读教学向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才让很多一直埋头在一线的教师有了一种顿悟之感。“要用课文教而不是去教课文”。这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教课文,让语文教学成了缘木求鱼。

一、教学目标转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确实,多年来,一线教师一直孜孜以求,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以为热闹的课堂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而崔老师却说:“什么是好课,一定要牢牢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学习方法上有收获,在能力培养上有收获。”不能只看课堂的轰动效果。我参加远程培训时,观看了几位老师的课堂,看似平平淡淡,却上得扎实有效。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训之后,我马上对我任教年级第一课《师恩难忘》一文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原来的能力目标是:感悟田老师是一位教学有方的老师,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调整后的能力目标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调整后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读、悟的能力,并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二、学习方式转身

学校的跟风现象严重,凡提出一种模式,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例如,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应运而生。据一位有心的教师统计,小组合作交流方式推出那一年,他们市区出了35节公开课,有32节在课堂上采用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尽管有一些课堂根本不需要这种讨论的模式,但这种方式似乎成了一种时髦,若不采用这种方式好像就不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其实,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从学情出发,以学定教。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怎样统一?崔峦老师说:“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情感、情意。”这学期,我们学校也进行了磨课,我们磨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做一片美的叶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磨课研讨时,我们最注重的是课堂的扎实有效。考虑到学生刚进入中年级,教学时我们立足于“读”,让学生反复美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在读中体会“奉献”这个主题,而不是分析课文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曾倡导“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这样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在轻松的朗读中自己就体会了语言文字的美,掌握了文章的内容情感。

三、课堂内容转身

在提出深化课堂阅读改革之前,我们的课堂依然是对课文的分析、分析再分析。而这些分析都是围绕着课文内容展开的。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一文,以前讲授这课时,教学重点都会放在缅怀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在课堂上会大讲特讲,邓小平爷爷制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让中国经济腾飞;邓小平爷爷提出的“一国两制”,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以及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现在,我对这一课的教学案进行了调整。首先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总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让学生与原文比较,思考为什么原文会生动、具体?从而引出联想的写作方法,并学习作者运用联想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时,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作者所运用的多种修辞方法。正是作者运用了这些修辞方法,才能更好地让人们体会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和人民对他离去的不舍、悲痛,并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这些写作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丽的舞蹈。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愿课堂这个舞台,能处处彰显出教育的智慧和美丽,能让学生跳出最绚丽的舞蹈。

 

(《山东教育》2012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