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课堂中的“被学会”现象

发布日期 : 2012-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莱西市第二实验小学   王江东

 

近年来,社会流行“被就业”“被脱贫”之类的词语。这些“被怎样”其实就是主观愿望掩盖客观效果的现象。笔者无意借题发挥,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确存在着某些“被学会”的现象,在此不妨试举几例:

一、在老师的连环提示下“被学会”

下面关于“斩钉截铁”这个词语的教学就是一例:

师:我们来看一下“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中这个“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生沉默),“斩”是什么意思?看到电视剧中的“斩首示众”的场面了吧?“斩”就是怎么啊?对,就是用刀剁下来嘛。“截”呢,不就是截断嘛。现在你把“斩钉截铁”连起来想一想是什么意思?它的本意就是用快刀一下子把钉子或铁剁断一样,在这里是说班长马宝玉非常怎么样啊?(生:非常快)再准确一点,就是非常坚——(学生:坚决、坚定),对,同学们真聪明,“斩钉截铁”这个词语就是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把这个词语的意思都来说一下:(老师领着——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会了吗?(生异口同声:会了!)

回过头来想一想,在这个词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成分究竟有多大。其实只有半个“坚定”或“坚决”。那么,学生学会这个词语了吗?如果从是否能够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来看,应该说暂时是会了。但是这种记忆恐怕难以持久,因为他们毕竟没有经历动脑思考的过程。这种记忆就像一片浮萍,很容易被风吹走。要真正学会这个词语,还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查一查字典,弄明白“斩”“截”这两个关键字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好好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斩钉截铁”在这里是要表达怎样的意思。这种开放、自主的词语教学,不仅理解得扎实深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方法和学习习惯。

二、在老师的结论先入下“被学会”

下面是笔者从听课中截取的几个提问:

“你认为司马光这个孩子聪明吗?”(司马光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应当由学生读书自己悟出来,而不应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你觉得小女孩可怜吗?”(对小女孩的感觉应当是学生阅读感受的结果)

“在‘痛击敌人’这段话中哪几个词语写出了五壮士的勇敢?”(这段话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应当让学生找出来读一读,自己体会这些动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说赵州桥这种大、小桥洞的设计在世界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学生能够自己读明白“这种创举”指的是“大小桥洞设计”,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从以上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由于老师的教学走了不该走的“捷径”,便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思维锻炼,结果他们的学习活动就变成了印证老师思维结果的过程。

三、在优秀学生的“标准答案”下“被学会”

有些老师总是把课堂教学的目标锁定在预设的答案上,以为学生掌握了答案就是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堂教学便习惯了运用“尖子生引路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归纳意思、总结写法等等,不管提问什么问题,总是让优秀学生打头阵,从他们的发言中迅速确定“标准答案”,让其他学生跟着读一读,照着说一说。甚至作文教学也要“范文先行”,读几篇优秀学生的作文让大家都来模仿。这种教学,让许多学生的学习少走了许多“弯路”,让老师的教学也少了许多“麻烦”。因为那些可能出现的错误答案不会出现了,可能暴露出来的错误思维也不可能暴露了,应当进行的相机引导也不用引导了。这种一帆风顺的课堂实际上就是把别人的答案强行变成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这可能吗?

课堂上的“被学会”只是老师主观臆断的学会,实质上就是假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光是教法的问题,也不光是教风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教学理念的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这种“被学会”现象,还是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教师要切实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课堂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给每一个学生尝试、锻炼和展示的机会,要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更要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过程。问题的设计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问题提出以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在合作交流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山东教育》20124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