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 不妨学点“伪装术”

发布日期 : 2012-03-1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寿光市实验小学   马春鹏

潍坊市锦绣学校   孙玉强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教师大多是以一个智者的身份出现,并都是做君子、淑女状,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状,做耳聪目明火眼金睛、明辨是非状。这种种“师者”状态在维护了教师尊严的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压抑紧张。为了让学生更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妨学点“伪装术”。

装装“疯子”

新课标下的课堂,日渐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可以小手直举,两眼圆睁,开口猛说;教师则变得更加“沉稳”,或点拨一二,或颔首示意,或评价激励。这样的课堂虽满足了学生的自主性,却会渐渐让教师缺乏激情。其实,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尝试装装“疯子”,做孩童状,做疯狂状,可以手舞足蹈,可以热烈激情,可以嬉笑怒骂,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欢乐。教师跟孩子玩成一片,在看似蹦蹦跳跳、玩玩闹闹的活动中,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了知识,并且印象牢固。

做做“傻子”

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在所难免,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往往会小题大做,为了一块橡皮、周围同学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接触而大动干戈,以至于做出大叫、摔东西等与课堂不合拍的行为。这时如果教师直接面对、热处理,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节奏。此时,教师不妨偶尔做做“傻子”,适时运用冷处理,打消部分学生想借闹情绪而引起教师注意的念头。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用一个眼色、一个手势、一个体态暂时解决,课后再进行跟踪处理。

当当“聋子”

优秀的教师是最会倾听的,但真正的倾听是一种艺术。有的教师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力求完美,总喜欢给予修改和纠正,似乎这也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其实,孩子在课堂上的即兴发言,往往是在没有经过充分思考的状态下进行的。作为小学阶段的孩子,要用完整的语言、合乎逻辑的话语,科学准确地解答教师的问题,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对学生的回答完全不必太较真,只要没有知识性错误,教师完全可以当当“聋子”,适当忽略一下学生的不完美,这对学生未尝不是一种有价值的鼓励。

变变“瞎子”

教师的眼睛往往是“揉不得半点沙子”,如果有一个学生没有规规矩矩地坐好,或者没有认认真真地听讲,都逃不过教师的眼睛。很多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发现学生不认真时,突然停止讲课,用严肃的眼神望过去。由于教师骤然的关注,也吸引了全班学生的眼神。于是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那名学生便如万针扎身般难受,这样会极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对于小学生来说,四十分钟的课堂很难全神贯注地坚持下来,有时孩子的一些小动作也是一种不自觉的调节和放松。因此,当课堂上出现类似情况时,我们大可以暂时变变“瞎子”,适时找个机会到其身边停留一下,相信孩子定会心领神会。

 

(《山东教育》2012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