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课堂活动的“收”与“放”

发布日期 : 2010-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枣庄市君山路小学 孟凡华

语文课上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激情与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而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如果驾驭不好课堂活动的节奏,往往会给教学任务的完成带来影响。因此,教师应当适时地对课堂活动进行或“收”或“放”,做到既巩固知识,又有效节约时间。

一、什么时候“收”?

低年级语文课上兴趣活动很多,如课前可做一些准备活动,课内可进行角色表演、唱儿歌、做游戏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情绪变得高涨、兴奋,如果教师不做制止,就会很难停下来。因此,作为教师要恰当地掌握火候,及时地“鸣金收兵”。以下几种情况即要做到“收”:

1.课前为了创设语文课氛围,做一做准备活动,有助于提起学生的兴趣和精神,但要做到适可而止。

2.课前通过游戏或歌曲等活动导入新课时,达到目的即可,不必耽搁过多时间。

3.有些知识内容比较简单,稍做活动即可让学生掌握,就不必浪费时间。

4.有些知识难度大,学生不能一下子掌握,仅靠一次兴趣活动是完不成任务的,应该是合理地做反复练习才能完全领会,所以要掌握每次活动的时间,尤其是第一次,不宜时间太长。

5.即将下课,而当堂课的总结还没有做时,要将正在进行的活动“收”住。

二、什么时候“放”?

有些时候,兴趣活动如果做不到位,既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抑制了学生激昂的情绪,而及时将活动放一放,即可缓解这一矛盾,有效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放”:

1.课堂内容量少,可以在多设计精彩活动上下工夫。

2.课堂时间比较充裕,而知识点比较集中。

3.知识内容较难,学生掌握起来有难度,可以将活动设计得夸张一些,并放松学生情绪、延长练习时间。

4.后进生也有参与愿望时,宁可耽误一些课堂时间,也要让他们充分参与进去,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获得“我也行”的自信心。

5.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在需要时,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将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怎样“收”?

在“收”时,要做到巧妙,遵循“自然而然、承上启下”的原则,不能让学生感到突兀,或仍沉浸在原来活动带来的兴奋中,而无法转到下一知识点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巧妙的方法可以对活动进行收拢:

1.变换语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下一环节。比如课前为了创设语文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唱唱儿歌、做做游戏,当上课时,老师突然改变语调,将导入新课的话用特别的语气提出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一下子集中到老师提出的新问题上来。

2.抛出更好的活动主意或提高活动的难度,抑制学生原有的兴奋度,使其将思维转移到下一目标上来。比如,新授完一个课文环节后,让学生扮作课本里的角色进行表演,学生积极参与,练习一段时间后,已基本掌握,这时已不再需要让学生继续表演,但没有参与进来的学生情绪仍然很激动,有的甚至埋怨老师不公平。这时教师应该灵活地驾驭学生的情绪,在表扬学生的积极表现后作可以作出如下处理:

①告诉学生下面将要做一个更有趣的活动,然后问:“谁愿意参与进来?”于是将下一个知识内容顺理成章地搬出来。

②教师凝眉装作思索状,然后问学生:“老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表演,一下子想到了一个问题,老师不知道怎么解决,同学们能帮帮我吗?”等到学生作出肯定回答后,教师将下一知识点变成相对疑难的问题提出来,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③教师先表扬学生表演得很不错,然后说:“不过,我下面把表演加大难度,谁来试一试?”学生们肯定跃跃欲试,可经过尝试有些力不从心,这时候教师就说:“同学们,我把这个活动留到下节课再找同学表演,同学们课下认真准备一下。”

四、怎样“放”?

在“放”时,要做到适时、适宜,遵循“练习到位、自主创新”的原则,即在确实需要“放”时再及时放,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放”:

1.围绕一个重点,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低年级每课时只安排一至两个知识点,学生记得快,遗忘得也快,教师可以利用充足的课上时间在巩固上下工夫。为了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可以将一个知识点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轻松愉快地学习。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可制作词语卡片,并根据词语含义制作形象卡片,采用“听音指词”“词语接力”“听音写词”“指物说词”“词物配搭”“感知猜词”等多种形式对词语进行强化训练。

2.对于较难掌握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做到层层递进,让学生曲径通幽后忽感柳暗花明。例如学苏教版一年级课文《好学的爸爸》一课时,对于课文内讲爸爸去“充电”这个问题感觉很迷惑,主要原因是对“充电”这个词语学生不理解。教师可先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应步步为营,先让学生搞清楚“充电”一词的本义,然后再一遍遍地阅读课文,找出爸爸每天晚上都去干了什么?爸爸都有了哪些进步?从哪里能够看出来?这样学生一步步地搞清楚了原先的爸爸是怎样的,现在的爸爸有了哪些进步。再让学生重温“充电”一词的本义,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水到渠成,难点迎刃而解。

3.启发学生将活动内容扩展或延伸,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有些内容,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很快掌握,但要想达到学以致用还有一定差距。这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灵活改编,自编自演。可作如下处理:

①将学完的识字部分或课文内容改编成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进行表演。如学习《陈毅探母》一课时,可让学生模仿真实生活中的样子进行母子对话,这样能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②将学完的识字部分或课文内容串成故事讲出来。比如学完了关于春天内容的一些词语后,可让学生编一个春天里发生的故事,要将所学的词语全部都用上。这样既熟练了所学词语的运用,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③根据口语交际要求,让学生自编自演。如根据《学会道歉》的要求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进行自编自演。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道德教育。

总之,要想做到低年级语文课堂活动的“收”“放”自如,需要教师付出一定的努力,潜心挖掘教材,精心进行课前准备,同时还要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技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山东教育》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