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参与”
发布日期 : 2010-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莱阳市实验小学 孙旭姣
时常外出观摩听课或讲课,见多了台上天花乱坠,台下静若止水。前不久亲眼目睹在一堂小学一年级的公开课上,执教老师急得都快哭了。一年级,可是童言最“无忌”的年龄呀!这一幕不禁让人深思: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是什么在逐渐浇灭他们“张开嘴巴”的热情?是什么使活蹦乱跳的“小兔子”一上课就变成了偃旗息鼓的“小老鼠”?新课程改革的胸怀是如此广博,而我们的孩子却更加畏首畏尾。
如果没有了起码的“参与”,又何谈“和谐高效”的学习,何谈思维的对话?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个看似在学生身上难以解开的结,其实恰恰是握在教师手中的。那么,教师该如何解开这个结,调动尽可能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来呢?
一、量体裁衣——课前预设的教学思路应适合本班学生气质与学习水平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而且要加大备学生的力度。都是一盘土豆菜,有的要吃土豆丝,有的爱吃土豆片,有的又喜欢把土豆块与肉炖着吃。关键在于,你摸清了他的喜好与习惯,才能使他高高兴兴地吃个精光,吸收到营养。这也是为什么同一套教案,实施在这个班里,学生如鱼得水,百鸟争鸣;而用在另一个平行班,学生却如坐针毡,哑然无语了。每个人有不同的气质,同样,一个学生群体必然也烙着属于它的风格与特色。而我们许多老师,平时只注重背教案,参教材,却对与自己耳鬓厮磨三五年的学生脾性知之甚少——什么样的导入更能吊起他们的胃口?他们更擅长以个人读还是合作读来表达对课文的感悟?遇到疑难时更喜欢集思广益呢,还是单枪匹马解决?而同一班级的学生,性情特点、学习方式、智能类型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备课时眼中既要有整体的学生,又要有一个个的学生……如果无视学生,设计得再精妙的课堂也不能深入人心,引发学生共鸣。
例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个上公开课的一年级某班,就是典型的内敛型班级,对执教者多次设置的个人朗读都怯于举手。此时,执教者应及时调整课堂策略,以领读、齐读及简单的提问来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重新修补学生的自信心和胆气,相信本性单纯活泼的儿童不会一直“沉默”到底的。而那位老师却在当时窘迫的情形下继续按照原来的预设进行,让羞怯的小朋友上台表演故事情节,以至情形变得更加“窘迫”——众目睽睽之下课堂内上演了一出“教师拽拉,学生躲避推搡”的尴尬闹剧……此种无奈悲怆滋味,恐怕也只有身为教师的我们才能感同身受。
我前年也曾赴外地执教一堂口语交际课,之前的试讲及准备都使我胸有成竹。可当时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学生。那批可爱的孩子刚学完拼音,才开始接触语文生涯中的第一篇课文(而我校那时的进度已步入第六课了,且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基础)。结果可想而知,我的这群表达能力尚在最初级阶段的新朋友们连说一句完整的话都很吃力,我却还按备课计划在勉强他们说一段生动连贯的话。现在想来,都觉得对不起那班小朋友,要知道他们在上课前也是踌躇满志的呀!可最终,只能在桌底下摩拳擦掌。
回想起于永正老师在我市执教的那堂精彩的语文课——《第一次抱母亲》,才真正领略到了怎样叫尽可能多地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于老师在上课之初,便发觉这班孩子含蓄、严谨,因而在凝重的课文基调中大胆挥洒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又“逮住”几名发言积极分子隆重赞扬鼓励。很快的,越来越多的孩子掉进了他的“诙谐圈套”,变得活泼自如起来。直至最后几乎人人举手,生生参与,课堂高效运转,和谐的师生与文本对话之美,令人赞叹。谁说肃穆的文章格调就决定了孩子也要肃穆压抑?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孩子们由文本生发的澎湃情感与同样激情澎湃的文本语言交相辉映。
“教师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而应该随时觉察课的发展情况,从本节课发展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苏霍姆林斯基语)小码的身材穿大码的衣服,必定难看而不舒服。说到底,当教师站到课堂上,就要及时把握“生成”的信息,像好裁缝一样,为学生量体裁衣。衣服合适了,学生自然学得舒服,自然激情迸发,积极参与。
二、完璧归赵——把课堂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
“这帮学生配合得不错!”常听到一些讲优质课的老师这样兴奋地感叹。既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理应教师配合好学生才对呀!教师要安于绿叶的角色,甘于把美丽的空间让给“红花”去争妍斗奇,焕发光彩,哪怕这光彩有的黯淡,有的耀眼。红花有享受花期的权利,孩子们有享受课堂学习的权利。有了充裕的学习时间,充分的思考时间,孩子们才能发掘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问题,梳理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体验到参与到课堂上来的感觉。
我听过一位老师讲《最大的“书”》,过于注重雕琢自己的教学技艺和环节,课堂上自始至终,学生都是在亦步亦趋。能力稍弱的孩子一碰到难度高的“拦路虎”,小手便压得紧紧的,只有观望的份儿,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足够的思考时间;而那些思维活跃的孩子,自己有一套对课文的解读模式,与老师安排的思路又格格不入,所以也只能“望文兴叹”,不敢轻言妄动。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咬着牙唱独角戏,课后还埋怨学生配合得不好。我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吸取了这一教训,放手给学生自读、质疑、释疑,教师只做引导点拨,学生参与的热情被大大调动了起来。不仅把我预先设想的问题都提了出来,而且在总结归纳自己的发现时,涉及了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角度。放手给孩子10分钟,孩子就能收获到100种学习的幸福。
三、畅所欲言——教学语言要像巨大的磁场,吸引住尽可能多的孩子投入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公民要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语文课堂上,学生或读或议或辩,都是在锻炼表达。要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教师自身必须是个会表达的人。不同的教学语言,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效果大不一样。在这一字一句的推敲上下苦工夫,绝对是值得的。
我教《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孩子们读描写小枣树的语句时,声情并茂,可读描写小柳树的语句时明显逊色。我很自然地“声讨”:“谁还能读得更生动呀?”可是敢于尝试者寥寥无几。我马上意识到这种教学语言对孩子太缺乏激励性,于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小柳树嘟着嘴巴,可委屈了:‘小朋友们把小枣树读得那么美,我也想变漂亮些呀!’”孩子们一下子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那种无辜和可怜,纷纷拔刀相助:“我来读!我来读!……”刹那间小手林立,悦耳的读书声经久不息……“小柳树”笑着回应:“噢,原来我比小枣树还要美呢!谢谢小朋友们把我读得这么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感情色彩。”教师不仅要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愉悦地学习,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孩子们越来越乐于参与、尝试,能力越来越强,思维越来越灵活。
四、言而无憾———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氛围
我做过一项调查,学生不愿发言的原因中,担心教师责备的占42.3%,怕同学笑话的占34.5%,属于听不懂或思考不出来的占23.2%。这说明,消极的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侵袭着我们的课堂。有些教师往往不吝啬做出承诺:“答错了没关系,勇敢发言就行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整个班级内如果潜藏着猜疑、敌意、刻薄和忧虑,它就会像一张巨大的网,羁绊住许多孩子的手脚。要想扯破这张网,教师首先要做好表率。我们的眼神要像儿童一样纯净,永远充满鼓励,充满期待,“不让任何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孩子遗憾地坐下。”课堂上多使用这样的语言:“是你的发言启发了大家。”“没关系,用心思考过就值得我们尊敬。”“你瞧,听你一说,大家的疑惑都解开了!”引导学生评价时,我更多地会说:“你认为他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你从他的朗读中学到了什么?”“来,送他几朵鼓励的鲜花(话),让他找回自信!”……让孩子们懂得,勇敢发言不仅锻炼了自己,而且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了启迪,带来了收获。无论是高质量的发言,还是稚拙的浅见,甚至完全不正确的答案,对全班同学来说,都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它可以让我们吸纳到不同方面的力量,这丰富的力量不是老师一人或某几个学优生所能给的。久而久之,我们课堂除了你争我抢、针锋相对,更多的是相互关心、相互体谅,在这种充满关怀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孩子会消除谨小慎微和提心吊胆。
调动低年级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起初可采用具体实物或荣誉作奖励,而后慢慢过渡到丰足的精神奖励。小学生模仿力强,情感体验鲜明强烈,会纷纷效仿。
每节课末,我总会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评论:谁在这节课发言最积极,听讲最认真?树立起近在身边的榜样,孩子们会更有干劲儿。现在我所教的学生已进入四年级,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矜持与默然在他们身上几乎看不见,课堂上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已成为一种习惯。
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氛围,教师还要关注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和不同学习类型的孩子。可能你会发现,课堂的某个角落,总有某个身影,任凭此刻的讨论如火如荼,对他来讲,好像是另一个世界。可是当你叫起他来,他却会一字不漏把你讲的都说出来。而有些端坐如钟的孩子,当你提问他的时候,他却一无所知,这就是不同学习类型的差异。不同学习类型的孩子汇聚在一起,正如同他们鲜明独特的个性一样,使我们的课堂显得异彩纷呈。马卡连柯说过:“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课堂上,教师不必要求每个孩子都正襟危坐,在不打扰别人的前提下,以他最舒服的状态来获取他最需要的知识,成就他最适宜的成长目标,这不是最和谐的吗?李斯有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让每个孩子学有所得,让每个孩子言而无憾。相互关心,相互体谅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体现在社会大课堂的人与人之间。
五、动中求静,静中求思——敢于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我们说尽可能多地调动起每个孩子参与,如果只是停留在热热闹闹,你一言我一语的众说纷纭中,那只能是流于浅表,是低层次的课堂。教师要有畏难情绪,那学生也不敢向知识的深处挺进。“在群体中想到独处,在独处中想到群体。”课堂上也应动中求静,静中求思。面对高高飘扬如旗帜般的小手,教师要敢于说:“再想想。”“嘘!小声点,你身边的小朋友正在思考呢。”“最棒的答案就蕴藏在你下一步的想法中。”
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孩子们在感受到了那种幸福、开心和难忘后,我又进一步引导他们看图,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感情,进一步感悟:“多么______啊,1961的泼水节!”“你还想怎么形容?”
孩子们陷入了久久的沉思,耐心地等待后,我终于感受到了他们思维的活跃:“多么令人感动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温暖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鼓舞人心啊,1961年的泼水节!”……学习《北京亮起来了》,我并不满足于孩子们收获到许多好词佳句,领略到北京美景,进一步引导他们的思维进行迁移——“用上本课的好词佳句,仿照本课写法,描绘一下咱们的家乡。”……
教师只要守住起初的沉默与冷清,就一定能迎来越来越多豁然开朗的眼睛。而在这一次次的难点攻关中,孩子们不但学会了更多的知识,思维也会锻炼得更加独立、自由和深刻。课堂的思维含量提高了,孩子的智慧才会真正发展起来。
在体育比赛中,“参与”就是胜利;在我们的课堂中,“参与”就是主角。“参与”不仅仅包括勇于表达,还包括勤于思考,善于倾听,乐于体谅,甘于包容,有了这样的“参与”,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才会触摸到高效课堂的脉搏!
(《山东教育》2010年4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