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瞬间

发布日期 : 2010-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滕州市西关小学 解洪涛

放学了,学校门口一群如花的孩子,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我作为一名值勤老师,正和孩子们一起走出校门。“哎哟!”一个女生的尖叫声将人们的视线拉回现实。学校门口,一个手持拐杖的乞丐,正一瘸一拐地向孩子们乞讨:“行行好吧!行行好吧!”孩子们四散逃开。有的孩子眼里还流露出厌恶与鄙夷,小声嘀咕着:“脏死了,真恶心!”这位乞丐满脸花白胡子,瘦得不成样子。他疲软地拖着一条坏腿,手里捏着一个生锈的铁罐子,在每个人面前哀求,乞求了五六个孩子都分文未得,但他还是苦苦地乞讨着。“丁当”一声,一位男生将废弃的易拉罐扔进了乞丐手中的铁罐子里。老人的手一抖,似乎罐子就要掉下来了。孩子们一阵哄笑……

看着这位衣衫褴褛的老人骨瘦如柴的手、眼里蓄满凄惶和潮湿的灰暗,看着学生们的所作所为和冷漠的心,我的心沉沉地收缩着,慌手慌脚去掏钱,手摸着上衣口袋,空空如也;掏着裤兜,依旧空空如也。老人哀切地坚守着。惶愧与不安中,我将温湿的双手送到老人跟前:“我只能送你这个!”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像两棵树的根脉在地下默默相连。“谢谢,这就足够了!”乞丐老泪纵横,喃喃不已。久久,我都不忍抽出自己的双手。

此时此刻,学生们都齐刷刷地瞪大了眼睛盯着我和乞丐。“当”的一声脆响,不知是哪个学生向铁罐子中投了一枚硬币,紧接着又有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地做着同样的动作。我和学生们在一声声的“谢谢”中走在放学的路上:“同学们,同情是对人的一种悲悯,是对人焦灼心灵的一丝尊重,是和悲苦的心一起跳动,是和沉重的呼吸一起呼吸!你们还小,但能有这样一种体恤、理解和尊重就已经是莫大的安慰了。你们一定要记住:要播撒阳光,自己心中就一定得拥有阳光。”孩子们听后会意地点了点头。

同情是爱的种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同情心的人是冷酷无情、灭绝人性的,他不会爱别人,也不懂得爱自己。真实的同情是灵魂的哭泣、心灵的悸动,而不是大事张扬的表演。同情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心灵体验。哲学家尼采在街上遇到迎面走来的瘦骨嶙峋、疲惫不堪的老马都会抱住马头,失声痛哭道“我的兄弟”。也许,这些可以启示我们:教育中应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大概,我们每个教师每时每刻每处都要留住这一心灵的追问。

“如果我只是一只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亲爱的妈妈,当我想吃你盘里的东西时,你要向我说‘不’吗?”

“你要赶开我,对我说道‘滚开,你这淘气的小狗’吗?”

“那么,走吧,妈妈,走吧!当你叫唤我的时候,我就永不到你那里去,也永不要你再喂我吃东西了。”

这是泰戈尔《新月集》中的诗句。读这样的诗,我的心里总会涌起无尽的温暖与感动。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娇嫩、最脆弱、最透明的珍宝。我们的教育应认真呵护孩子的心灵,要让这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都融入他们的心灵,比如关爱,比如尊重,比如同情。

 

(《山东教育》2010年4月第10期)